单项选择题“中国”这一词汇,最初具有()与()的含义。()

A.富裕的地区;国都所在地
B.中心之地;华夏文化的典型地区
C.中心之地;重要农业生产地区
D.中间的地方;人口集中的地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中国广大国土的形成是()的贡献。

A.各族人民
B.汉族
C.国家力量
D.政权

2.单项选择题()不仅仅是一条自然界限,也是一条人类生产方式的界限,这条界限以东以南以()为主,这条界限以西以北以()为主。()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畜牧业;农业
B.600毫米等降水量线;畜牧业;农业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农业;畜牧业
D.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畜牧业;商业

3.单项选择题“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中。

A.《尼布楚条约》
B.《禹贡》
C.何尊
D.甲骨文

4.单项选择题“中国”一词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从1689年()。

A.中俄《北京条约》开始
B.中俄《尼布楚条约》开始
C.中俄《瑷珲条约》开始

5.单项选择题侯仁之先生认为历史地理研究()的地理。

A.今天、明天
B.现在
C.昨天、前天
D.未来

6.单项选择题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先生创办了()与(),成为现代历史地理专业的开端。()

A.地理学会;地理学报
B.禹贡学会;《禹贡》半月刊
C.禹贡学会;地学杂志
D.地理学会;地理研究

7.多项选择题罗塞塔碑上有以下哪几种文字:()。

A.拉丁文
B.古希腊文
C.古埃及文
D.阿拉伯文

8.单项选择题中国历史时期的疆域包括:()。

A.领海
B.领空
C.具有主权的岛屿
D.大陆疆土

9.单项选择题北朝隋唐时期,在丝绸之路贸易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的族群是()

A.波斯人
B.粟特人
C.阿拉伯人
D.突厥人

10.单项选择题丝绸之路北线虽然容易通行,但是在历史上经常断绝,其主要原因是()

A.沿途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
B.中原王朝的偏好
C.沿途民众经常迁徙
D.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

最新试题

()中国大陆地区森林覆盖率为49.6%,南方地区甚至超过90%。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森林茂密,禽兽逼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北宋末年,黄河流域出现了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北方人口南迁,其中南渡人口最集中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是目前我国亚洲象唯一残存地区,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其分布自春秋至今从未间断。

题型:单项选择题

秦代从咸阳通往九原郡的北路干线称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主要分为三个地段,西北的草原和荒漠、北部的草原和荒漠、东部自北而南分布的各种()。

题型:单项选择题

野生亚洲象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分布北方边界在()一线,主要集中于上游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十六国时期,后赵石虎将()辟为猎场,北魏时期黄河两岸千里之地成为牧马草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汉朝初年,西汉政府与匈奴的农牧分界线延续了战国时期的划分,大致以()为界。

题型:单项选择题

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优点较多,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地区。

题型:单项选择题

距今()年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了大量木结构房屋遗存,柱洞面积之大,足以证明当时所用木料的粗壮。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