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岩溶地区的桩基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A.岩溶地区的桩基,宜采用钻、冲孔桩
B.当基岩面起伏较小时,宜采用端承桩
C.当单桩荷载较大,岩层埋深较浅时,宜采用嵌岩桩
D.当基岩面起伏很大且埋深较大时,宜采用摩擦型灌注桩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坡地岸边上桩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建于坡地岸边的桩基,不得将桩支承于边坡潜在的滑动体上。桩端应进入潜在滑裂面以下稳定岩土层内的深度应能保证桩基的稳定
B.建筑桩基与边坡应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建筑场地内的边坡必须是完全稳定的边坡,当有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的规定进行整治,确保其稳定性
C.新建坡地、岸边建筑桩基工程应与建筑边坡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合理确定施工顺序
D.不宜采用挤土桩
E.应验算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下桩基的整体稳定性和基桩水平承载力

2.多项选择题抗震设防区桩基的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A.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对于碎石土,砾、粗、中砂,密实粉土,坚硬黏性土尚不应小于2~3倍桩身直径,对其它非岩石土尚不宜小于4~5倍桩身直径
B.承台和地下室侧墙周围应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回填,并分层夯实,也可采用素混凝土回填
C.当承台周围为可液化土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40kPa(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5kPa)的软土,且桩基水平承载力不满足计算要求时,可将承台外每侧1/2承台边长范围内的土进行加固
D.对于存在液化扩展的地段,应验算桩基在土流动的侧向作用力下的稳定性

3.多项选择题灌注桩应按下列规定配筋长度()

A.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B.桩径大于600mm的摩擦型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当受水平荷载时,配筋长度尚不宜小于4.0/(为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C.对于受地震作用的基桩,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进入稳定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4.6条规定的深度
D.受负摩阻力的桩、因先成桩后开挖基坑而随地基土回弹的桩,其配筋长度应穿过软弱土层并进入稳定土层,进入的深度不应小于2~3倍桩身直径
E.专用抗拔桩及因地震作用、冻胀或膨胀力作用而受拔力的桩,应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5.多项选择题泥浆护壁成孔时,宜采用孔口护筒,护筒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B.护筒可用4~8㎜厚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
C.护筒的埋设深度: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下端外侧应采用黏土填实;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D.受水位涨落影响或水下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护筒应加高加深,必要时应打入不透水层

6.多项选择题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宜用于地下水位以下的()

A.黏性土
B.粉土
C.砂土
D.填土
E.碎石土及风化岩层

7.多项选择题在地下水位较高,有承压水的()中不得选用人工挖孔灌注。

A.砂土层
B.粘土
C.厚度较大的流塑状淤泥
D.厚度较大的淤泥质土层
E.滞水层

8.多项选择题成孔设备就位后,必须()的标尺,并应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A.平整、稳固
B.确保在成孔过程中不发生偏移、倾斜
C.应在成孔钻具上设置控制深度、垂直度
D.应在成孔钻具上设置控制深度
E.垂直度

9.多项选择题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就位后应立即固定。

A.防止变形
B.安放对准孔位
C.避免自由落下
D.浇注混凝土
E.避免碰撞孔壁

10.多项选择题如在钻进过程中()等现象时,应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

A.斜孔
B.塌孔
C.护筒周围冒浆
D.失稳
E.钻机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