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当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同属一个电缆管理系统和同一路由时,下面关于其布线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电缆布线系统的全部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等电位连接。
B.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从分线箱起的20m内应采取隔离措施。
C.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多层走线槽盒。
D.强、弱电线路宜分层布设。
E.由分线箱引出的信息技术电缆与供配电电缆平行敷设的长度大于35m时,可保持两线缆之间有大于30mm的间距,或在槽盒中加金属板隔开。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等电位连接可采取下列哪些连接方法。()

A.焊接
B.捆绑
C.螺栓
D.绑扎
E.螺钉

2.多项选择题下面关于引下线和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500mm
B.地面至20m处的垂直导体,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1000mm
C.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500mm
D.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1000mm
E.从20m处起往上的垂直导体,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1000mm

3.多项选择题引下线上应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在通信塔或其他高耸金属构架起接闪作用的金属物上敷设电气线路时,线路应采用()。

A.直埋于土壤中的铠装电缆
B.穿金属管敷设的导线
C.直埋于土壤中的电线
D.光纤

4.多项选择题可采取下列方法降低接地电阻:()。

A.将垂直接地体深埋到低电阻率的土壤中或扩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B.置换成低电阻率的土壤
C.采用降阻剂或新型接地材料
D.采用多根导体外引

5.多项选择题防接触电压应符合哪些规定:()。

A.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
B.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3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厚砾石层。
C.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2.7m以下的导体用耐1.2/50μs冲击电压100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3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
D.不能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

6.多项选择题防跨步电压应符合哪些规定:()。

A.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
B.引下线3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30kΩm。或敷设5cm厚沥青层或15cm厚砾石层。
C.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
D.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3m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

7.多项选择题下面对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叙述正确的有:()。

A.可持续加于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保护模式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
B.可持续加于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端子上,且不致引起电涌保护器传输特性减低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
C.可持续加于电气系统电涌保护器保护模式的最小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
D.可持续加于电子系统电涌保护器端子上,且会引起电涌保护器传输特性减低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

8.多项选择题埋设人工接地在土壤中的深度不小于0.5m。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湿度
B.温度
C.防腐蚀
D.增加接触

9.多项选择题用滚球法确定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数据。

A.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B.防雷装置的高度
C.被保护物的高度
D.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

10.多项选择题接闪杆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钢管制成时,其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杆长1m以下时,圆钢不应小于12mm,钢管不应小于为20mm。
B.杆长1~2m时,圆钢不应小于16mm;钢管不应小于25mm。
C.独立烟囱顶上的杆,圆钢不应小于20mm;钢管不应小于35mm。
D.独立烟囱顶上的杆,圆钢不应小于20mm;钢管不应小于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