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时,关于缺陷区域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主体区域平均温度作为比较的基础,将与主体区域平均温度的温度差大于等于1℃的点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缺陷区域
B.采用主体区域平均温度作为比较的基础,将与主体区域平均温度的温度差大于等于2℃的点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缺陷区域
C.采用主体区域平均温度作为比较的基础,将与主体区域平均温度的温度差大于等于3℃的点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缺陷区域
D.采用主体区域平均温度作为比较的基础,将与主体区域平均温度的温度差大于等于5℃的点所组成的区域定义为缺陷区域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3.单项选择题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前,关于采样表面式温度计在受检表面上测出参照温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调整红外热像仪的发射率,使红外热像仪的测定结果等于该参照温度
B.宜在与目标距离不同的相同方位扫描同一个部
C.扫描多次后评估临近物体对受检外围护结构表面造成的影响
D.必要时可采取遮挡措施或关闭室内辐射源,或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检测

4.单项选择题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期间,关于环境条件应符合的规定描述不正确的是()

A.1h内室外风速(采样时间间隔为30min)变化不应大于1级(含1级)
B.1h内室外风速(采样时间间隔为30min)变化不应大于2级(含2级)
C.检测开始前至少12h内受检的外表面不应受到太阳直接照射
D.检测开始前至少12h内受检的内表面不应受到灯光直接照射

6.单项选择题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期间,关于环境条件应符合的规定描述正确的是()

A.检测前至少24h内室外空气温度的平均值与开始检测时的室外空气温度相比,其变化不应大于10℃
B.检测前至少24h内室外空气温度的逐时值与开始检测时的室外空气温度相比,其变化不应大于10℃
C.检测前至少12h内和检测期间,建筑物外围护机构内外平均空气温度差不宜小于10℃
D.检测前至少12h内和检测期间,建筑物外围护机构内外平均空气温度差不宜小于5℃

8.单项选择题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中,红外热像仪设计适用波长范围应为()。

A.2.0~4.0μm
B.4.0~8.0μm
C.8.0~14.0μm
D.6.0~12.0μm

9.单项选择题以下()不是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检测合格的必要条件

A.室内温度空气波幅小于5摄氏度
B.检测日工作高度处的室外风速不应超过5.4m/s
C.东西外墙内表面逐时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最高值
D.屋面内表面逐时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最高值

10.单项选择题以下()属于受检围护结构夏季的隔热性能检测合格必须满足的条件

A.东外墙内表面逐时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最高值
B.西外墙内表面逐时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最高值
C.屋面内表面逐时最高温度不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最高值
D.室内空气温度的衰减倍数应当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