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堂音乐歌唱课上,在聆听完由某高音歌唱家演唱的《长江之歌》,某老师提问:“同学们,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一位学生大声地回答:“它是慢速的。”教师一愣,请这位学生坐下,又请了另外几位学生回答,并归纳小结了歌曲的情绪特点。课堂教学线索似乎又被牢牢掌控在教师的手中。
简要叙述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这是一节八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沁园春·雪》《蝶恋花》《重整山河待后生》《过雪山草地》等曲艺音乐。王老师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了教学内容,在播放《沁园春雪》时,“都什么年代了还听这个,难听死了!”“真没劲,都想睡觉了。”“老师从网上下载点流行音乐给我们听听吧!”一时间,同学们七嘴八舌,教室里乱哄哄。“你们怎么这样?反正书上的曲子是一定要学的……”王老师激动语无伦次,面对同学们的抱怨,王老师无奈之下只得让步,为了进行下去,这节课就在流行音乐中结束了。
对案例提出自己的判断、对教学过程客观评价、对案例提出教学建议。金老师在一节唱歌课中,正在讲解遇到的高音该如何演唱时,窗外车站的大钟突然“当、当、当”地响了起来,这个意外的因素很自然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顿时,课堂秩序一片混乱,老师则大声呵斥同学们,让同学们保持安静,认真听讲,这时同学们极不情愿地继续上课,这堂课也在比较尴尬的气氛中结束。
简述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