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一般采用挖掘方式进行,一般采用锹、铲及竹片等简单工具,也可进行钻孔取样。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6.多项选择题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场地环境调查初步采样监测采样深度应扣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层厚度,原则上建议(),具体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A.3m以内深层土壤的采样间隔为0.5m
B.3m到6m 采样间隔为1m
C.6m至地下水采样间隔为1.5m
D.6m至地下水采样间隔为2m

7.多项选择题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土壤的采样,应采用无扰动式的采样方法和工具。

A.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B.重金属污染
C.易分解有机物污染
D.恶臭污染

10.多项选择题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对于()的场地 ,可根据场地的形状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

A. 污染物种类分布较均匀
B.污染程度较均匀
C.拆迁性破坏
D.历史变更性破坏

最新试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种植一般农作物的农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时应采集耕作层0~20cm土样。

题型:判断题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系统随机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地块,从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地块,随机数的获得可以利用()的方法。

题型:多项选择题

蛇形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不平坦的地块,多用于农业污染型土壤。

题型:判断题

如需采集土壤混合样,可根据每个监测地块的污染程度和地块面积,将其分成1到5个均等面积的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进行采样,将同层的土样制成混合样(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场地除外)。

题型:判断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时,一般采集柱状样品。

题型:判断题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对于污染事故的土壤监测,应设置背景对照点。

题型:判断题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对于突发性土壤污染事故调查,也需进行样品的前期采集与现场调查,从而制定监测方案。

题型:判断题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深层土壤样品的采集可采用()的方式进行。

题型:多项选择题

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样品装瓶后应密封在塑料袋中,避免交叉污染,应通过运输空白样来控制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交叉污染情况。

题型:判断题

棋盘式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题型: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