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为了解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土壤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而设置的断面(点)叫做()。

A.对照断面
B.空白断面
C.控制断面
D.消减断面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4.单项选择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规定,应急监测采样频次主要根据现场污染状况确定。事故刚发生时,采样频次(),待摸清污染物变化规律后,()频次。依据不同的环境区域功能和事故发生地的污染实际情况,力求(),既满足反映环境污染程度.范围的要求,又切实可行。

A.可适当增加;可减少采样;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B.可适当减少;可增加采样;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C.可适当增加;可减少采样;以较密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D.可适当减少;可增加采样;以较密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样品

6.单项选择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下列属于地下水水质常规监测必测项目的是()。

A.氨氮、挥发酚、砷、溶解性总固体、氰化物
B.CODCr、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汞
C.六价铬、悬浮物、总硬度、铁、锰
D.水温、pH、铅、氟、镉

9.单项选择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

A.综合水样
B.瞬时水样
C.混合水样
D.平均水样

最新试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位的测定应每年监测两次,丰水期、枯水期各一次。

题型:判断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在评价地下水源受污染的情况和转化的程度时,应掌握地下水流向、流速等相关资料。

题型:判断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人工监测水位的监测井不需加设井盖,井口必须设置固定点标志。

题型:判断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时,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每年必须对丰、平、枯水期进行测定。

题型:判断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温每年1次,可与丰水期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题型:判断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在地下水监测中,可以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题型:判断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不适应于地下潜水、矿水、盐水和卤水。

题型:判断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采集湖库水样时,如果水样中含有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应予以分离去除。

题型:判断题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是采样技术的基本原则指导,包括详细的采样步骤。

题型:判断题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选定的地下水监测点位应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一经确认不准任意变动。

题型: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