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土壤墒情监测站网应以旱情和旱作农业、牧业的地理格局分区为背景,根据国家宏观控制和地区需求布设国家墒情监测站网和各级地方站网。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国家墒情监测站网的密度在()单站控制的耕作面积应在30000~90000()。()

A.岩溶区,km2
B.丘陵区,hm
C.黄土区,km
D.平原区,hm2

2.单项选择题国家墒情监测站网的密度在山区和()单站控制的耕作面积应在()和10000~50000hm2。()

A.平原区,300~3000
B.丘陵区,3000~30000
C.黄土区,1000~10000
D.岩溶区,2000~20000

9.单项选择题应选择()开采影响的民井、生产井作为地下水水位统测站。

A.不受
B.受到
C.严重
D.剧烈

10.单项选择题除有特殊要求外,地下水()只设水位和水质有关监测项目。

A.开采量监测站
B.水温监测站
C.统测站
D.基本监测站

最新试题

水文数据采集新技术在向着自动化测量()自记存储、数据自动传输、信息系统化收集的方向发展。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仪器工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带动水文测验新方法、新理论的应用()所以新仪器是水文测验新技术的基础代表。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仪器工具的()在一定程度带动水文测验新方法、新理论的应用研究,所以新仪器是水文测验新技术的基础代表。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仪器工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水文测验新方法、新理论的应用研究,所以新仪器是水文测验新技术的基础代表。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新技术仪器配置后应开展试验研究,总结观测测验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形成作业()规程是试验的目标之一。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新技术一般有提高()和质量,容易与后续数据资料集成处理耦合衔接,减轻作业劳动强度及克服某些作业困难等功能。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新技术仪器配置后应开展试验研究,检验()和对条件的适应性,以能相互改进提高,是试验的目标之一。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与原来的人员驻守手工作业的水文站比较,新技术的运用使其向无人()水文站自动测量、巡测、遥测发展。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新技术推广应用立项应按有关程序编制报告文本,报告文本还应包括施工技术与组织,安全()评估,经费估算预算等。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从1980年以来,一是能()水文初源物理量(要素)的新型自动传感器大量出现,二是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推进着我国水文测验新仪器研发迅速发展。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