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宪司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节度使
2.名词解释奴儿干都司
3.名词解释《岛夷志略》
4.名词解释《诸蕃志》
5.名词解释宣慰司
6.名词解释南诏
7.名词解释六诏
8.名词解释《唐蕃会盟碑》
9.名词解释高昌
10.名词解释羁縻

最新试题

()在我国古籍中称“泽兽”,又名“四不象”,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明清时期,棉织业分布地域广大,其中太湖流域的苏、松、常三府为全国棉织业中心,尤其是()所产最为精良,不仅行销全国,还远销日本,号称“衣被天下”。

题型:单项选择题

汉代的人口调查,()是并列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汉朝初年,西汉政府与匈奴的农牧分界线延续了战国时期的划分,大致以()为界。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又名印度虎,世界第二大虎亚种,是目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虎亚种,是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之一。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国大陆地区森林覆盖率为49.6%,南方地区甚至超过90%。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森林茂密,禽兽逼人。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先秦时期()主要在今天津附近入渤海,在3000年的时间内决口多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题型:单项选择题

野生亚洲象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分布北方边界在()一线,主要集中于上游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是目前我国亚洲象唯一残存地区,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其分布自春秋至今从未间断。

题型:单项选择题

西汉时期沿袭秦代移民政策的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