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刊在当年第一期《新青年》杂志的重要位置。《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改良八事……这八事的核心便是文学必须采用革命性的文体——白话文。文章同时强调文学必须有感情、有思想。此文一出,便被文学史家郑振铎称为“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可谓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声春雷。陈独秀称之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不久,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以声援胡适。文章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
——据汪兆骞《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整理
以简朴易懂的形式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推动了文化平民化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大民众的思想觉悟,推动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