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关于完善立法体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
B.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正案,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
C.建立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
D.减少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依法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顾问制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多项选择题在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关于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副职、审判员、检察员的宪法宣誓仪式分别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
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罢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C.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领导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
D.人民检察院内部实行检察委员会集体领导的领导体制

2.多项选择题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
B.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执行
C.党干涉个案是党的领导贯彻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的体现
D.发挥党中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3.多项选择题关于我国宪法的效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宪法的空间效力都及于国土的所有领域,这是由主权的唯一性和不可分割性所决定的,也是由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所决定的
B.由于宪法本身的综合性和价值多元性,宪法在不同领域的适用是有所差异的
C.我国现行宪法文本明确规定了宪法与条约的关系,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D.宪法效力具有最高性与直接性,最高性是指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效力最高,直接性是指宪法对立法行为与依据宪法进行的各种行为产生直接的约束力

4.单项选择题关于宪法的修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布是修改宪法的最后程序,也是必经程序
B.自1954年宪法制定以来,我国宪法共进行过三次全面修改,六次部分修改。第一次全面修改是对1954年宪法的修改,通过并颁布了1978年宪法
C.1975年宪法与1978年宪法,只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修改宪法的职权,没有对相关程序进行规定
D.经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启动宪法修改程序

5.单项选择题关于宪法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纲领》的制定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B.《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无产阶级
C.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75年宪法
D.1982年宪法是对1978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

6.问答题

材料一:“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领导干部要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道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扫一扫看微课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把握不准的就要去查一查党纪国法是怎样规定的,还可以请法律专家、法律顾问帮助把把关。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千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计班上的讲话》
材料二: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カ,让权カ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査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问题:
请根据材料,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谈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意义。

7.单项选择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C.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经济制度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8.多项选择题常务委员会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下列()是重点审查的内容。

A、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B、重点支出的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
C、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情况
D、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