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关于下面两种说法的正确结论应是()。
1)物体的相应位置确定后,系统的黑度只与表面黑度有关
2)通过改变表面黑度的方法不能强化或消减辐射过程。

A.这两种说法都对
B.两种说法都不对
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不对
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不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关于辐射传热,下述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除真空和大多数固体外,热射线可完全透过
B.热辐射和光辐射的本质完全相同,不同的仅仅是波长的范围
C.热射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服从折射定律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发射的辐射能也不变

3.单项选择题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A.管避热阻
B.污垢热阻
C.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

5.单项选择题

为了在某固定空间造成充分的自然对流,有下面两种说法:
①加热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上部
②冷凝器应置于该空间的下部
正确的结论应该是()。

A.这两种说法都对
B.这两种说法都不对
C.第一种说法对,第二种说法错
D.第二种说法对,第一种说法错

6.单项选择题

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A.②>④>③>①
B.③>④>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9.单项选择题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效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A.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B.克希霍夫
C.折射
D.普郎克

最新试题

测定套管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数据如下:甲苯在内管中流动,质量流量为5000kg/h,进口温度为80℃,出口温度为50℃。水在环隙流动,进口温度为15℃,出口温度为30℃。水与甲苯逆流流动,传热面积为2.5m2。问所测得的总传热系数为多大?

题型:问答题

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温度计读数为300℃ ,黑度为0.3。气体与热电偶间的对流传热系数为60W/(m2·K),管壁温度为230℃ 。试求:(1)气体的真实温度;(2)若要减少测温误差,应采用那些措施?

题型:问答题

有一加热器,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加热器的平壁外表面,包一层热导率为0.16W/(m·℃)、厚度为300mm的绝热材料。已测得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30℃,另测得距加热器平壁外表面250mm处的温度为75℃,如附图所示。试求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

题型:问答题

有直径为φ38mm×2mm的黄铜冷却管,假如管内生成厚度为1mm的水垢,水垢的热导率λ=1.163W/(m·℃)。试计算水垢的热阻是黄铜管热阻的多少倍[黄铜的热导率λ=110W/(m·℃)]。

题型:问答题

在一换热器中,用水使苯从80℃冷却到50℃,水从15℃升到35℃。试分别计算并流操作及逆流操作时的平均温度差。

题型:问答题

有一单管程的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径为φ25mm×2.5mm,管长为3m,管数为37根。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并冷却CS2的饱和蒸气,自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在管外冷凝,其流量为300kg/h,比汽化热为350kJ/kg。冷却水在管内,进口温度为5℃,出口温度为32℃。逆流流动。已知CS2的冷凝和冷却时的总传热系数分别为K1=291W/(m2·K)和K2=174W/(m2·K)(以内表面积为基准)。试问此换热器是否合适?

题型:问答题

外径为50mm、长为10m的氧化钢管敷设在截面为200mm×200mm的红砖砌的通道内,钢管外表面温度为250℃,通道壁面温度为20℃。试计算辐射热损失。

题型:问答题

某冷凝器传热面积为20m2,用来冷凝100℃的饱和水蒸气。冷液进口温度为40℃,流量0.917kg/s,比热容为4000J/(kg·℃)。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125W/(m2·℃),试求水蒸气冷凝量。

题型:问答题

冷却水在φ19mm×2mm,长为2m的钢管中以1m/s的流速通过。水温由15℃升至25℃。求管壁对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题型:问答题

在一逆流套管换热器中,冷、热流进行热交换。两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t1=20℃、t2=85℃,T1=100℃、T2=70℃。当冷流体的流量增加一倍时,试求两流体的出口温度和传热量的变化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总传热系数可视为相同,换热器热损失可忽略。

题型: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