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利用煤矸石生产烧结砖,并将煤矸石作为烧砖内燃料时,对煤矸石的发热量一般要求是:()

A.>6300kJ/kg
B.4200kJ/kg~6300kJ/kg
C.2100kJ/kg~4200kJ/kg
D.< 2100kJ/kg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单项选择题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途径很多,下列哪种处理技术不符合资源化要求?()

A.通过机械方法将废旧橡胶粉碎生成胶粉,可以用于铺路材料、橡胶制品的添加料等
B.将废橡胶送入垃圾填埋场填埋
C.利用裁剪、冲切等技术将废橡胶直接加工成为码头或船舶的护舷等有用物品
D.利用废橡胶的高热值热解发电

3.单项选择题采用水淬法进行钢渣预处理,应控制渣水比和水的压力,下列哪项渣水比和压力的搭配是适宜的?()

A.渣水比控制在1:10-1:15,并将水的压力保持在0.20-0.26MPa
B.渣水比控制在1:5-1:10,并将水的压力保持在0.20-0.25MPa
C.渣水比控制在1:10-1:15,并将水的压力保持在0.10-0.15MPa
D.渣水比控制在1:5-1:10,并将水的压力保持在0.30-0.35MPa

6.单项选择题《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及排放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自2008年7月1日起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COD的排放浓度限值为100mg/L。
B.自2008年7月1日起现有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BOD5的排放浓度限值为30mg/L。
C.自2011年7月1日起现有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可以送往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
D.自2011年7月1日起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自行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

9.多项选择题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下列哪些表述正确?()

A.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上游30m-50m处设置1眼本底井,并至少每月取样监测水质一次。
B.在填埋场地下水流向下游30m和50m处各设置1眼污染监测井,并至少每周取样监测水质一次。
C.在填埋场地下水走向两侧30m-50m处各设置1眼污染监测井,并至少每周取样监测水质一次。
D.在填埋场地下水主管出口处设置1眼排水井,并至少每周取样监测水质一次。

10.多项选择题对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下列哪些做法正确?()

A.每天监测一次填埋区甲烷浓度
B.每周监测一次地下水导排系统出水水质
C.每月监测一次截洪沟出水水质
D.每年监测一次填埋场区大气中二噁英浓度

最新试题

某化工厂搬迁后场地需要进行修复,问下列哪个工作程序是最完善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污水处理厂日产脱水污泥100t,含水率为79%,经干燥后污泥含水率下降至30%,每天污泥干燥脱出的水量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关于尾矿库生态修复的描述错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以下哪几项说法错误?()

题型:多项选择题

从钼渣中回收金属钼通常采用酸分解法,其工艺流程包括酸分解、氨浸出两个主要过程,该工艺酸分解过程中最常用的酸是下列哪一组?()

题型:单项选择题

粉煤灰生产烧结砖时,下面哪一种生产工艺参数比较合适?()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原农药生产场地,通过场地调查发现场地中部分区域存在土壤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三氯乙烯(TCE,C2HCl3),在土壤表层的TCE浓度为4000mg/kg,采用高锰酸钾(KMnO4)作为化学氧化修复药剂进行修复,假设高锰酸钾反应后全部转化为MnO2和K+,TCE反应后全部转化为CO2、Cl-和H+,若忽略土壤自然氧化剂需求量,则污染修复添加的高锰酸钾量为多少?()(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C2HCl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5)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用热解析法修复比较有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工艺技术不适用于废旧轮胎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磷化工企业年产磷酸2万t,每生产1t磷酸产生5.2t磷石膏,磷石膏含水率50%,为了使磷石膏得到资源化利用,企业与邻近水泥制品厂联合利用磷石膏制水泥添加时添加量为5%,计算需要多大规模的水泥制品厂才能消耗该企业产生的磷石膏?()

题型: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