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   [b]【给定资料】[/b]   崎岖的山路上,清一色的老人,步履蹒跚,他们正翻山越岭赶往相邻的村庄去听戏,那儿有“老杨剧团”在演出!这是春节期间F省某山区真实的一幕。“老杨剧团”是由农民老杨牵头自发组建的农民剧团。春节以来,这个剧团已接到5单生意,有本镇的,也有邻镇的,有私人祝寿的,也有村委会邀请的。演出形式涵盖采茶戏、歌舞、器乐表演等多个门类。尽管只是利用农闲季节、晚上和节假日时间演出,但在当地拥有不少“粉丝”。从2014年5月组建到今天,“老杨剧团”的演员人数从4人发展到了20多人,甚至还有“90后”新鲜血液加盟。“老乡们说我们自己编排的戏有乡土味,比县里剧团的演出都好看。”老杨脸上满满都是自豪。   “打麻将?谁有那闲工夫!年节是村里人聚得最全的时候,大家一起唱大戏、耍社火,都一心指望在全县社火大赛、戏剧大赛里拔头筹呢!”2017年2月18日,L县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66岁的赵大爷司鼓,他62岁的老伴杨大娘扮演旦角,夫妻俩一唱一和,乐在其中。作为该村业余剧团的发起人,赵大爷不但把自家的服装、道具免费提供给剧团使用,还义务培养年轻人学习表演,一心要让传统艺术后继有人。   “如今,群众自办文化的热情被点燃,县里13个乡镇全部组建了业余剧团,成员达180多人。许多结合本地特色的文艺表演,让人眼前一亮。”L县文广新局局长说,“现在我们县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群众争着报名上节目,效果很好。以前我们总是花大价钱请些明星来演,人一走,又能留下什么呢?”   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我们能提供什么?是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必须正面回答的问题。K市文化体育旅游局汤处长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多年,走过不少地方。在他看来,农村大多数地区基层文化活动都缺乏新意,总是停留在传统的唱唱跳跳,搞活动就是喊一喊、凑一凑,花灯、小戏、广场舞居多;国家启动了一些文化下乡工程,但内容存在雷同、低质的现象。仔细分析一些农家书屋的书籍,会发现不少都是当地出版企业的库存书。“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放映的也多是上不了院线播映的影片。“配送错位,也是农村基层文化中一个潜在的问题。”汤处长介绍说,现代社会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使得部分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已转移到城市,有的举家搬迁到城郊居住,甚至整个村都转移出去。一些农民工大量聚集的社区、城乡结合部的公共文化服务严重不足,成为“真空地带”。在这些地区,资源配置需要重新定位。2016年汤处长他们为农民工送温暖,选择在城乡结合部放电影,没想到此举受到热烈欢迎,一年放了200多场。“外出打工的人没什么娱乐,文化生活非常单调,需要特别关心。”汤处长补充说,“缺人缺钱,仍是部分边远地区文化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尽管硬件配备齐全,但由于人手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导致基层文化服务无法高效开展。”   [b]【题目要求】[/b]   假如你是一名村文化工作者,请针对“给定资料3”中村基层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的精准服务,提出对策和建议。   要求: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条例清楚。篇幅250字左右。

答案: .  [b]【参考答案】[/b]  参考答案:  1.创新传统文化活动。除传统演出外,可以结合本地特色进行文艺表演,通过...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   [b]【给定材料】[/b]   近年来,在发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过程中,地处西南边境的L县坚持“调整一些不合理校点布局,逐步推进寄宿制办学”的工作思路,特别是结合国家在L县实施的“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对本县的学校布局进行调整。通过该工程的实施,L县各乡镇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L县在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的同时,注意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努力把寄宿制学校办成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校。   撤并教学点,意味着自己的子女要去更远的地方读书,来回的交通又不方便,难免会让家乡心存疑虑。L县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辟“创建”专栏,还利用挂横额、张贴标语、出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支持创建工作。县教育局、乡镇政府干部牵头,带领教师和村干部分头走访学生家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并做好摸底工作。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L县把创建寄宿制学校作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重点工作来抓,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积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几年来,共投入资金4379万元,建设了教学用房56幢,学生宿舍楼89幢,学生食堂79幢,学生厕所73间。二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规划学校布局。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难以实现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情况,L县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按照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点的原则,把办学的规模效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目标。   L县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易后难、逐步实施、规模办学,提高了效益,盘活了教育资源。在着力于调整中小学布局、撤并教学点工作进程中,根据当前政府财力和群众承受能力,重点建设一些试点学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实践模式。其一,联村办寄宿制学校。随着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学校生源减少,村村办学校的现象将成为历史,联村办学势在必行。如响水镇棉江、四清、高峰、红阳等村由于靠近设施完善、教学质量好的鸣凤中心小学,L县便利用“义教工程”43万元资金,在鸣凤中心小学建起了学生宿舍楼、教学综合楼和学生饭堂,扩大学校规模,将其建成寄宿制学校。其二,创办民族寄宿制学校。L县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同属边境乡镇,部分村屯由于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许多适龄儿童不能按时入学读书。为了解决他们的入学难问题,L县在武德乡中心小学创建了寄宿制学校,招收武德、金龙、水口等3个乡镇部分村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国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学生统一到校寄宿就读,实行封闭式管理。目前,该校有在校生752人,寄宿生532人,近十年来共培养了10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其三,创建边境形象学校。L县抓住边境大会战教育项目建设工程实施的机会,积极筹措经费,重点建设一批国门学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现在水口镇罗回中心小学、彬桥中心小学在校生均在500人以上,寄宿生达150多人;水口中学、彬桥中学的寄宿生均超过400人。   [b]【题目要求】[/b]   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请根据给定材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各村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400字。

答案: .  [b]【参考答案】[/b]  [align=center]给各村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align]  各位家长: ...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