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 阅读下面的作文题目和学生作文.完成题。 作文题目 请以“冬已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但不要求写诗歌;不得抄袭.书写清楚,不要出现表明学校和班级的文字。 学生作文 冬已至 ①有人说,这是一个出快餐书籍的时代,高雅文人们的冬天到来了。 ②前些日子,香港一家有名的人文书店老板在整理书籍时,被坠下的书压死,其尸首十天后才被发现。报道一出,引得爱书人唏嘘不已。书店老板的死。大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书市现状。内容高雅需要细嚼慢咽的书乏人问津,相反,各种奇情、惊悚、低劣庸俗甚至错误百出的书,竞被宣传为适应最广大百姓。美其名日上了“排行榜”的快餐书而不停地再版。这样火热的书籍营销市场背后,是何等刺骨的寒冷!确实是让人感到冬天到了! ③我曾经试着去追寻前人的读书之路,感受他们经历过的读书四季。 ④那是个飘选着奇幻之梦的书之春。有《诗三百》的奇异绵长,有老庄的诡伟超绝,有诸葛亮的慷慨激愤,有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的霸气。有辛弃疾把栏杆拍遍的惆怅.有李清照“惊起一滩鸥鹭”的超脱,有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僚。有李白的飘逸。有杜甫的沉郁,有陶渊明的菊花盛开,有龚自珍的寒梅怒放。有王维的诗画一体,有王勃的情景交融。 书之春是诗词赋的季节啊,她涤荡着人们的心灵,人们变得纯真而高雅。 ⑤那是个流光溢彩的书之夏。人们饱吸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的睿智,激起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幸福期待;经受欧·亨利精巧结尾的震撼,馨享伏尔泰宏篇巨制的滋润。到雨果笔下巴黎圣母院访古,去杜拉斯曾魂牵梦萦的湄公河畔沉思:随鲁迅到咸亨酒家闻烧黄酒的醇香,跟汪曾祺到他的故乡品尝那甘美的鸭蛋。书之夏啊,让人们思索、感悟,悟出人生的真谛。 ⑥那是个沉稳而丰实的书之秋。看卡夫卡在《城堡》里深思,观唐吉诃德大战风车的荒诞:感受《铁皮鼓》的沉重,沉思《追忆似水年华》的真意。王小波何以表述建筑的三个时代,周国平为何要构想精神的家园,余华笔下几世几代的中国民众是怎样的不幸,张玮在《古船》里究竟留下了多少时代的印记,在这思索的书之秋啊,令人们清醒,使人们求索。 ⑦而如今,冬已至。我曾经勾画过一个美妙的读书之冬的美景:或端坐桌前,有香茗为伴,或围炉而坐,捧卷在手,高诵低吟。可如今,且不说好书难觅,即使觅得,又何能展读?且不说八辈子也做不完的题目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时间空间.就时常要感受到的监视的目光就令人如芒刺在背,惴惴之中,哪来的心情品味享受?我虽不是高雅文人,但也感到饥饿。感到彻骨的寒冷。 ⑧不过.先贤说过。冬已至,春日还会远吗! ⑨冬已至,我期盼春天! 问题: 请从第④⑤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进行修改。(5分)

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及常见病句的辨析、修改。【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指定的需要找出错别字和病句的段落,结合已掌握的...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以上是某位高三学生的模考作文.阅读请指出这篇习作最少两个亮点(请结合内容具体说明)。(15分)

答案: 【知识点】本题考查写作教学的基本理论,即考查考生的作文评析能力。【解题思路】这是一篇模考作文,作文中一定存在诸多优点和些...
问答题

案例: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题。  大成若缺  ①人生是一幅水墨画,我们细心勾勒着一笔一画。当我们遇见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时,用力描上一笔。然而,正如水墨画的韵致在于留白,人生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我们不必妄想将它们全部做到,因为大成若缺,要学会舍弃纷繁与杂念,同时也不泯灭大关怀。  ②我们要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那是顺应本心的选择。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建一座小屋,他说那是更接近天堂的地方;叶芝说他要走了,存心要到一个远离喧啸的湖岛去获得安宁;海德格尔更是认为人应当诗意地栖居。他们所做的远非世人认为的重要的事.但他们的心灵却甘之如怡。鸟儿欢笑,春暖花开,似乎缺少了生活的激情,但只要他们认为这是生命的真谛,这样做又有何不可?  ③我们往往认为大丈夫要建功立业,在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时,恍然发现还有更重要的事,但往往因此一事无成。忙学习之时觉得社会实践更重要,真正参与社会实践了,又认为在求知中夯实根基更为迫切。这样就如一个麦比乌斯环一般,永无了结。放眼当前,不要在意所谓的缺憾,其实那是我们通往更深、更远处的捷径。林徽因曾经是沙龙上众星捧月的焦点人物,却能在被困李庄时恬淡自如地生活,提个瓶子上街添油买醋,她知道此时此刻生存比抱负更重要。  她旅美留学,循规蹈矩地学习英语和建筑,洋文好得令美国学者费慰梅称奇,她却又在疾病缠身之际坚定信念,毅然留在祖国,用她的细腻经营着中国建筑史上的传奇。她不刻意追求更重要的事,可却在无意间已站上了智慧的高地。  ④大成若缺,是不必追求刻意的圆满,但绝不是虚无。如果心中没有一个成大事的目标,那也是无法成功的。浮躁喧哗的当今社会,出现了一批钱理群先生所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智商很高,但把世俗、功利、圆滑等作为了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做好眼前的事,却不是谋眼前之利。昔日里如谭嗣同那般为更重要的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殉道者再难见到,可我们不能泯灭心忧国家大事的情怀。谭继洵身为谭嗣同的父亲,在儿子以身殉国之后曾说:“我虽为达官贵族,但我儿在青史上的名声将会远高于我。”我感动于谭嗣同那实现浮士德所言“最高瞬间”的勇气,也钦佩其父的理性与深远目光,这都是利己主义者无法企及的。  ⑤身为热血青年,我们不仅要从眼前真正重要的事情做起,更不可丧失了追寻更重要的事的信念,以永远在大成若缺之路上燃灯前行。我们更要铭记,是如谭嗣同那般的正义与勇气,化作了人类文明天幕上与贞德、布鲁诺齐肩的璀璨星辰。  问题:  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进行修改。

答案: 第②段中的错别字为“喧啸”中的“啸”,应改为“嚣”;“甘之如怡”中的“怡”,应改为“饴”。 第③段中的病句为: 她旅美留...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