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散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关于生物入侵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人类关注到生物入侵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1958年爱尔通出版了《动植物入侵的生态学》一书,才奠定了入侵生物学的基础框架,并预见到生物入侵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会大量增加。全球入侵物种计划(GISP)是1997年建立的。它是应80个国家和联合国代表的共同要求而成立,专门应对生物入侵的国际组织。 事实上,近十年来有关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危害的报告引起了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据美国一些研究人员的调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低收入的公寓楼内,约50%的公寓有德国小蠊危害。我国也同样如此,由于环境污染,造成有益生物大幅减少,因缺乏天敌制约,有害生物已呈扩张态势。20世纪中期被称为“洋蟑螂”的德国小蠊入侵我国,如今已成为城市主要害虫。前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影响多种本土植物物种的生存。今年,上海又首次发现原产美洲,卵有剧毒且又凶猛的雀鳝淡水鱼。 20世纪50年代,人们意识到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而从9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所面对的另一巨大威胁——生物入侵。可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及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货物及人员在全球各地区间快速、大量流动,自然会给作为载体的外来生物提供广阔的迁移空间和异地入侵的环境。显然,全球各国均面临着严重的外来生物入侵,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全球入侵物种计划国际组织(GISP)研究表明,对于生物入侵,预防比控制其爆发更为可行,也更为经济。在生物入侵的链式过程中,抓住早期关键环节,即从入侵对象的引入到建立种群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监控,就能事半功倍,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并消灭入侵的生物。

答案: 1.第一段中提到“关于生物入侵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但后面的例证却是关于生物入侵认知和研究的,这里显然混淆了“生物入侵的历...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 投资巨额, 涉及范围广, 影响十分深远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同时, 又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采取“政府宏观调控, 准市场机制运作, 现代企业管理, 用水户参与”方式运作, 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超大型项目集群。其建设管理的复杂性、挑战性都是以往工程建设中不曾遇到的。 “盖有非常之功, 必待非常之人。”正在路上奔流的每一滴长江水, 都是人力与精神的伟大结晶。在项目现场, 穿黄、渡槽、倒虹吸、暗涵等工程专业术语, 与盾构机开掘前进的隆隆之声共鸣激荡, 让人豪情满怀。而这背后, 更是无数人默默的奉献。 南水来之不易, 更当倍加珍惜。节约每一滴水, 用好每一滴水, 是应有的自觉。拧紧水龙头, 改变农业漫灌现象; 优化工业用水, 严管洗浴、洗车等特殊行业用水; 回补超采的“子孙水”……受水区的政府既要实行水资源宏观控制, 又要加强微观管理, 更要有“用水不合理, 就规划不批准、项目不上马”的决心。唯有如此, 才能不辜负水源地儿女不计得失的真挚情谊, 也才能让南水北调工程的价值最大化。 上述资料提到: “南水来之不易”。请结合你对这句话和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思考,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 观点明确, 联系实际; (2)内容充实, 论述深刻; (3)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答案: [align=center]  “开源”之后更须“节流”[/align]  滴滴南水, 汇流北上; 片片真情, 温暖人心...
判断题

通过对基因的研究和开发,可以生产出大量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并形成开发、营销、消费、扩大再生产等一条龙的经济体系。以此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开辟巨大的发展空间。基因经济,又称生物技术经济,无疑是今天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基因经济是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经济或新经济的。基因经济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切是因为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包括人类),都具有DNA和各种功能基因,正是它们创造了世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基因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其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上,即发现和利用功能基因。一是人类基因产品。例如,一个肥胖基因的发现和转让,价值1.4亿美元,而利用这一基因生产的供千千万万越来越肥胖的人消费的减肥产品所获利润将是这一基因转让费的十倍至百倍。照此推论,人类基因组的几万个功能基因将会创造天文数字的财富。其次是植物(特别是农作物)基因产品。例如,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如玉米、西红柿、土豆等,去年仅国内的销售利润就达100多亿美元。据估计,在今后5年内美国的基因工程产品和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美元。另外还有各种转基因动物创造的基因产品。荷兰金发马公司的转基因乳牛可以产出含有乳铁蛋白的牛奶和奶粉,这种产品每年的销售额就达50亿美元。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所创造的能分泌a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每头也价值30亿美元,因为它们能分泌出这种特殊的酶可以治疗肺气肿。至于其他被称为动物药厂的各种转基因动物其经济价值就难以估算了。再有,如果这些研究机构和公司上市和发行股票,其上市价值丝毫不会逊色于信息经济的规模,而且无论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是从实际的效益来看,基因产品和经济都没有网络那种虚拟的泡沫成分,而是实打实的产物和经济。 但是在今天的新经济热中,基因经济的发展却受到制约,这种制约在人类基因上尤为突出。早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之初,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1992年5月巴西召开的人类南北基因组会议上就提出,你们(发达国家)过去已经夺走了我们的石油、黄金,现在又要夺走我们身上仅剩的财富——基因。从此,作为一种看似正义的呼声——基因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任何人都不得把它们占为己有并以此谋取巨额财富——就成为了一种表面上的共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因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就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突破并预计将提前DNA的测序时,按西方惯例向来不干预科学研究和开发的政府首脑现在亲自出面过问基因研究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共同发表声明,呼吁把有关人类基因的所有原始研究资料,包括DNA测序和基因蓝图向全世界公开,让所有的人共享这一人类丰盛的“晚宴”。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所长科林斯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前院长瓦穆斯也一直在试图说服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不要对简单的基因发现授予专利权。 问题的另一面则是,基因研究和产品开发是高技术的复杂而艰苦的劳动以及高风险的巨额投资,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劳动者都有权提出高额回报的要求,寻求知识专利和保护基因研究的成果和产品也是理所当然的。美国加州大学开发了一种人类生长激素的基因产品,但美国基因技术公司未经同意就利用这种产品,于是前者将后者告上法庭,虽然最终以后者败诉并因侵犯专利而赔偿前者2亿美元告结,但这一事件所触发的问题还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美国PTO的生物技术负责人多尔所说,总统的热情支持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总统们的呼吁“根本不会影响到生物技术专利的申报”,因此也阻挡不了生物技术公司利用基因专利营利的步伐。 基因就是财富,基因产业孕育着无限商机。开发基因药品一本万利,经销基因图谱红利滚滚,基因股票一枝独秀,基因经济的兴起是任何一种经济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就连现在大行其道的网络经济也会相形见绌。难怪比尔·盖茨预言:超越他的下一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领域。 然而基因经济在全球只是初露端倪,未形成大气候,在我国仅仅是刚刚萌芽而已。我国所有基因药物的年销售额尚不及发达国家一个基因药物年销售额,我国每年用于所有基因药物开发的费用尚不足发达国家一个基因药物的开发费用。根据我国现实国情,面对基因经济浪潮,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在基因研究的某些领域,如基因组测序、互补基因克隆、建立“基因银行”等方面占一席之地,以便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发言权,而对开发基因产业应慎重对待,这是因为基因产品从研制、定型到生产,周期性长,需要巨额投资成本。我国目前财力难以支撑,这是由于相对于传统制药,基因制药的投入更大,一个哮喘病基因的克隆需上亿美元,而成功的概率通常只有1‰,风险巨大,政府财政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科研投入。第二,对于一些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科技实力较雄厚、具有优良基础设施及便捷交通条件的城市,应利用好地区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在建立多渠道融资体系的基础上,广纳社会资金,吸引外商投资,共同开发有前景的基因产业项目。第三,基因经济的出现并未使人类羽化登仙,进入了无忧无虑的“天国”,生物文明时代人类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如基因污染、基因“殖民地化”,基因库一旦成了公司或个人的专利带来的风脸,基因工程培育的新物种如何与现有物种建立协调、和谐的关系等等。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对基因经济产生的新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对由基因经济产生的恶劣影响,有效地进行遏制,以确保基因经济真正能为人类造福。 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辨析题:对下面的句子作出正误判断,并进行简单解析。 在今天的新经济热中,基因经济的发展受到道德观念和政府干预的制约。

答案: 正确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