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

根据下列资料,作答86、87题。 【资料】初一新学期开始后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学生小羽利用课间休息来找我,要求换座位。我问她原因,她说中午的时候,她正和同桌交流,不想坐在前面的小林猛地将她桌子掀翻,文具、书本散落一地,把她吓着了……我答应了小羽,并要小林在班会上公开检讨。 过了些天,我正在改作业,又有学生来说小林把小唐鼻子打出血了。我一听,很生气,这个小林怎么尽给我这个班主任添麻烦呀。我赶去教室,安排学生将小唐送医务室,又把小林叫到办公室,问他打人原因。他说:“小唐当着女同学面说我人品不好,还叫大家不要理我。我心里一急,就打了他鼻子一拳。”我说:“你几天前推翻同学桌子,这次又打人,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够得上纪律处分了。”他一听要处分他,赶忙说:“王老师,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呀,我意识到我的错误了。”我就说:“你得拿出实际行动来。首先,写份书面检讨,向小唐同学真诚地赔礼道歉,请同学们原谅自己的鲁莽;其次,将功补过,为班级做10件好事。”他同意了。我也和小林家长沟通,了解他在家里的表现,但没有告状;问了原来教过他的一些老师,对小林的过去有了认识;我还看了他写的周记和作文……综合以上信息,我觉得小林并非朽木不可雕,是可以教育好的。但他承诺的10件好事究竟完成得怎么样了呢? 我走到操场边,见小林正在收拾体育器材,就叫住他,问:“现在你在班上的人缘怎么样了?”他说:“不怎么样,搭理我的同学不多。”我说:“同学相处有讲究,你们小学不是学过《太阳与风谁更有力量》的课文吗?这则寓言故事阐明了什么样的道理?”小林想了想,说:“王老师,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这则寓言启示我,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你对别人不友好,别人就会对你冷若冰霜;你给别人温暖,别人也会投桃报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才相处愉快。”顿了顿,他又说:“我身上的毛病不少,有同学与我保持距离,是我的问题,我下决心改。”看着他诚恳的表情,我也体会到了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意义和价值。 到了期末,班委要改选了,体育老师推荐小林当体育委员,说:“你班上的小林,上体育课认真,成绩好,还特别有责任心,每次上完体育课都主动收拾器械,适合做体育委员。”我进一步了解到,小林不只做了10件好事,还把做好事的习惯坚持了下来。我就对体育老师说:“可以选他当体育委员,但最终还是要同学们投票认可。你可以在课上多表扬他,让同学们知道他为班上做的贡献。”我也动员小林竞选体育委员,他有点信心不足:“我能行吗?大家会投我票吗?”我说:“你试试看。”班会课上,我也公开讲了小林同学的变化和体育课为大家服务的事。经由同学们投票后,小林顺利当选为体育委员。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开始了,小林忙前忙后,我班获运动会团体第二名、入场式特等奖,小林也荣获100米第三名…… 同学之间的打架没有了,人际关系有了显著改善,班级凝聚力明显增强。在小林的期末评定上,我写了“该同学知错就改,热心班集体事务”的评语。 对于班主任王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有( )。

A. 对小林的教育是从增强其意志品质入手的
B. 体现了长善救失、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C. 善于通过道德认知评价转化学生
D. 通过教育小林改变了班级面貌,是平行教育的展现
E. 要求小林将功补过,这种教育方式是自然后果法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不定项选择

根据下列资料,作答84、85题。 【资料】钟老师新接了一个初二年级里相对困难的班级,班里调皮的孩子很多。经过一个多月的了解,钟老师整理出了班级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孩子:张小飞和杨阳。张小飞人很聪明,但讨厌学习,经常在课堂上睡觉,考试也喜欢交白卷。经过了解,钟老师发现张小飞小学时候成绩不错,但因为家庭困难被同学嘲笑后,就开始变得沉默,很少和他人交往,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甚至对于到学校上课也充满了抵触情绪。杨阳性格活泼,是个热心肠,乐于帮助他人,集体意识也较强,但对文化课程常常敷行了事。初一时由于成绩不理想,数学老师常说他是“猪脑子”,久而久之,他也认为自己脑子笨,不适合读书,其父母对于他的成绩也从不过问。 针对张小飞和杨阳的情况,钟老师选择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张小飞,钟老师首先找他进行了个别谈话,想办法帮助他解开心结。紧接着,钟老师让性格开朗,行为习惯良好的班长与张小飞同桌,试图带领张小飞重新融入班级。随后钟老师在班级里开展了以“你是我的朋友吗?”为主题的社会活动,引导同学们学会尊重与接纳他人。最后,钟老师要求张小飞记录下自己每周做的事情,并和他一起分析每周的变化与小进步,鼓励张小飞重新建立起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杨阳,考虑到他热爱集体、喜欢帮助同学的特点,钟老师让杨阳担任了学习督导员,负责督促同学们认真上课,希望他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受到影响,自觉提高学习成绩。 一个多月后,有一天杨阳主动找到钟老师聊天,说自己担任了学习督导员后,看到了很多同学的好习惯。他发现只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不懈,就会有进步,并说要好好学习,希望为班级争光。钟老师听到后很欣慰,再次鼓励了他。 经过一个学期,张小飞和杨阳都有了明显进步,张小飞经常拿着题本在办公室问问题,杨阳也因为表现突出获得了最佳进步奖。看到他们的变化,钟老师十分欣慰和感动,他相信,只要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学生们也一定会用他们的进步作为回报。 以上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A. 教师需要帮助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阶段的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B. 学生的情绪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合理释放和积极体验
C. 教师的积极期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D.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有可能是其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E. 教师的言语劝说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