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中型水闸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按《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编制。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由分类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他项目清单、零星工作项目清单组成。其中闸底板C20混凝土是工程量清单的一个子目,其单价(单位:100m3)根据《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2年版)编制,并考虑了配料、拌制、运输、浇筑等过程中的损耗和附加费用。
事件1:A单位在投标截止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评标过程中,A单位发现工程量清单有算术性错误,遂以投标文件澄清方式提出修改,招标代理机构认为不妥。
事件2:招标人收到评标报告后对评标结果进行公示,A单位对评标结果提出异议。
事件3:经过评标,B单位中标。工程实施过程中,B单位认为闸底板C20混凝土强度偏低,建议由C20变更为C25。经协商后,监理人将闸底板混凝土有C20变更为C25。B单位按照变更估计原则,以现行材料价格为基础提交了新单价,监理人认为应按投标文件所附材料预算借个未计算基础提交新单价。
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工程变更的双方往来函件包括(不限于):①变更意向书;②书面变更建议;③变更指示;④变更报价书;⑤撤销变更意向书;⑥难以实施变更的原因和依据;⑦变更实施方案等。

背景资料涉及变更的双方往来函件中,属于承包人发出的文件有哪些?

答案: 属于承包人发出的有:书面变更建议,变更报价书,难以实施变更的原因和依据,变更实施方案。
题目列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堤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了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治疗评定,如表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
[图1]
[图2][图3]



根据《水利部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2014年对46号),指出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说明主体工程开工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

答案: 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报告不妥。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将开工申请报告及有关材料报送项目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项目水行政主管...
问答题

临南段河道疏浚工程,疏浚河道总长约5km,涉及河道底宽150m,边坡1:4,底高程7.90~8.07m。该河道疏浚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包含7个分部工程(河道疏浚水下方为5个分部工程,排泥场围堰和退水口各1个分部工程)。其中排泥场围堰按3级堤防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该工程与2012年10月1日开工,2013年12月底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项目法人向主管部门提交了本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事件2:排泥场围堰某部位围堰存在坑塘,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削坡后,再分层填筑施工,如图所示。
事件3:河道疏浚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对某单元工程进行了治疗评定,如表所示。
事件4:排泥场围堰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其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后,施工单位报本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了备案。
事件5:本工程建设项目与2013年12月底按期完工。2015年5月,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对本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按规定提交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该报告确定本工程项目质量等级为优良。
[图1]
[图2][图3]



根据《提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指出并改正事件2图4中坑塘部位在清基、削坡、分层建筑方面的不妥之处。

答案: 清基削坡坡度不正确;填筑顺序不正确。堤防工程填筑作业符合要求:(1)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
微信扫码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