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检出症候偏倚是医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系统误差,指的是病人常因某些与致病无关的因素就医,从而提高了早期病例的检出率,致使研究者过高地估计了该疾病与这些因素的关联程度,由此产生了系统误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反映了检出症候偏倚?

A. 喜食高嘌呤饮食的痛风患者改善饮食后痊愈,研究者由此得出高嘌呤饮食与痛风有关的结论
B. 有些中年人出现胸闷心悸后就诊,发现患有早期冠心病,研究者由此认为胸闷心悸与冠心病有关
C. 某体检中心为社区30岁以上居民进行血脂检查,老年人因怀疑自身血脂异常乐于采血,年轻人却逃避检查,研究者由此得出30岁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比例大的结论
D. 绝经期妇女服用雌激素造成子宫出血,就诊使子宫内膜癌被早期发现,而未服用者易漏诊或较迟发现,研究者由此得出绝经期妇女服用雌激素会导致子宫内膜癌的结论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存在的没得用、不适用、用不起的严重问题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看,我国的计算机水平比国外落后十几年,高性能计算机用户群窄小,只应用在科学计算类的“象牙塔”中,对各行各业的迫切需求的适配性很差,更没法大面积推广,没法形成产业。 为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智能中心,着力发展既要“顶天”更要“立地”的高性能计算机,即“曙光”高性能计算机。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智能中心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按照“863”计划“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宗旨来发展曙光机,其内涵是:系统地发展机群架构技术体系,使得曙光机的计算速度不断提高、适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台数不断增多。这也是“曙光”之路的“三叉戟”——性能、应用和产业。 这一时段,在国外封锁的条件下,高性能计算机大多只为“两弹一星”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供支撑。但因本身起步比国际上晚,加上西方国家的封锁和禁运,这些机器的研制大都耗费了较长的研制周期(如DJS系列、757机、“银河-Ι”),成果也不可能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不过,对打破国外的封锁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曙光一号”诞生后仅3天,西方国家便宣布解除10亿次计算机对中国的禁运。 21世纪初,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急剧增加并呈多样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浪潮,很多国外高性能计算机品牌(如IBM、HP等)涌入中国市场,在民用市场形成了垄断地位。当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和产业水平发展起来后,西方国家开始从产业链条与技术层面进行遏制。意识到严峻局势,智能中心决心走上引领创新之路。“曙光”“神威”“天河”都开始自主研制高性能处理器和加速器,用自己的核心部件构建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2010年6月,“曙光6000”系统排名世界第二,从此拉开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持续占据超算排名前三甲的序幕。“神威・太湖之光”系统更是排名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都具备了能与国际巨头媲美的实力,对很多行业应用性能更高、价格更便宜、功耗更低,中科曙光成为国内第一家以高性能计算机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曙光机群高性能计算机强力竞争,也彻底改变了由国际大厂商制定的游戏规则,迫使国外的一些大公司也不得不采取“跳楼价”销售。目前,高性能计算在我国科研单位、大学基本实现了普及。但相比研制,更高性能计算机推广应用的历程却更加艰辛。 就相关文段推断,第二自然段所说的“立地”是指。

A. 计算速度不断提高
B. 高性能的处理器和加速器
C. 价格更便宜、功耗更低
D. 应用推广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