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B.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全部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C.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孤石,透镜体可作为稳定下卧层 D.土层中的火山岩硬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A.实测锤击数 B.工程正常运行时,标准贯入点在当时地面和水位下的锤击数 C.经深度修正后的锤击数 D.按上覆土层总压力修正后的锤击数
A.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 B.采用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 C.A+B D.众值烈度值
A.《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是表征全国各地建筑抗震设防烈度的图件 B.编制地震烈度区划图时应首先确定地震危险区并确定震中烈度 C.编制地震烈度区划图时应考虑地震的影响范围 D.某地区的基本烈度应同时考虑地震作用及场地条件
A.甲类建筑 B.乙类建筑 C.丙类建筑 D.丁类建筑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B.一般地,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也就越高 C.基本烈度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的概率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D.地震烈度是一个地区进行抗震设防的依据
A.纵波波速 B.阻尼比 C.动剪切模量 D.土的密度 E.动体积模量
A.一般的单层厂房 B.28层框剪结构办公楼 C.7层(高度21m)框架结构办公楼 D.33层核心筒框架结构高层住宅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滑坡地震D.人工诱发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