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将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来认识 B.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 C.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D.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A.具有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 B.一定的道德动机发展水平 C.掌握必要的助人的知识和技能 D.具备必要的体能
A.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 B.同伴交往促进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 C.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D.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A.人类通过改造环境而控制环境的企图 B.人的根本愿望,能满足个人的需求 C.创造性的适应环境的行为系统 D.功能相当强大的控制环境的行为系统
A.协同游戏 B.合作游戏 C.假装游戏 D.共同游戏
A.拇指的运用 B.五指分化 C.手眼协调 D.抓握力量的增加
A.服从和惩罚取向B.功利取向C.好孩子取向D.好公民取向
A.0.5~1.5岁 B.1.5~2.5岁 C.2.5~3.5岁 D.3.5~4.5岁
A.富有动态性 B.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 C.不是成人智力的基本形式 D.加工信息和问题解决基本过程的能力
A.感知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