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减少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 B.抗心室纤颤作用 C.引起心动过速 D.兴奋自律神经功能 E.诱发室颤
A.神经肌肉兴奋的传递是通过轴突末端释放乙酰胆碱来完成的 B.终板微电位是由一个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的 C.数百万个递质释放引起终板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D.乙酰胆碱的囊泡可反复利用 E.终板电位是所有终板微电位的总和
A.用琥珀酰胆碱后出现高钾血症 B.对非去极化肌松药耐受常于中风后第三天出现 C.插管剂量的非去极化肌松药能使正常侧完全麻痹,而瘫痪侧的四个成串刺激反应无抑制 D.应增大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剂量 E.采用健侧肢体监测神经-肌肉反应
A.了解麻醉用药与肌松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B.满足手术要求 C.了解肝肾功能情况 D.掌握不同肌松药药理和作用机制 E.考虑病人年龄,肥胖或肌肉强壮程度对肌松药的影响
A.筒箭毒碱 B.新斯的明 C.抗胆碱酯酶药 D.乙酰胆碱 E.阿托品
A.60% B.70% C.80% D.85% E.90%
A.是一个脉冲发生器 B.产生刺激的波形为正弦波 C.频率都相同 D.可产生不同的刺激方式 E.用于机体不同部位神经的刺激
A.低血钾 B.高血钾 C.高血镁 D.高血钙 E.低血镁
A.体温降至30℃的过程中,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增强,时效延长 B.体温降至30℃对非去极化肌松药作用强度很少受影响 C.26℃以下低温,各种肌松药的作用均增强 D.低温对去极化和非去极化肌松药的影响程度不一 E.低温时泮库溴铵的肝肾排泄率减低
A.眼轮匝肌肉-膈肌-肋间肌-四肢肌肉 B.眼轮匝肌肉-四肢肌肉-膈肌-肋间肌 C.眼轮匝肌肉-肋间肌-四肢肌肉-膈肌 D.眼轮匝肌肉-上肢肌肉-肋间肌-膈肌 E.眼轮匝肌肉-肋间肌-膈肌-四肢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