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拟静力法 B.时程分析法 C.振型分解法 D.完全二次型方根法
A.土层的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B.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C.土层的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D.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A.7度 B.8度 C.9度 D.应进行专门论证
A.地层严重不均匀地段 B.坚硬、平坦、开阔的黏性土地段 C.岩土松散、破碎的地段 D.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地表排水条件不良的地段
A.土的密度、动剪切模量和动体积模量 B.横波波速、纵波波速和动体积模量 C.土的密度、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D.横波波速、纵波波速和剪切模量
A.第一水准烈度是指50年内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即众值烈度 B.基本烈度、第二水准烈度即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 C.第三水准烈度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即罕遇地震烈度 D.一般情况下,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低1.5度,而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高1度
A.=170m/s B.=270m/s C.=470m/s D.=570m/s
A.初判时为不液化的土层可判为非液化层,不必进行复判 B.初判时不能排除液化性的土层不一定是液化土层,需进行复判 C.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体的液化性无明显影响 D.黏性土不存在液化问题
A.10% B.20% C.30% D.40%
A.地震活动的周期 B.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 C.加速度反映谱 D.峰值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