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Ⅰ类场地 B.Ⅱ类场地 C.Ⅲ类场地 D.Ⅳ类场地
A.高突地形距离基准面的高度越大,高处的反应越强烈 B.离陡坎和边坡顶部边缘的距离越大,反应相对减小 C.在同样地形条件下,土质结构的反应比岩质结构小 D.高突地形顶面越开阔,远离边缘的中心部位的反应是明显减小
A.=170m/s B.=270m/s C.=470m/s D.=570m/s
A.0.16 B.0.24 C.0.90 D.1.20
A.抗震措施 B.抗震构造措施 C.抗震设计 D.抗震概念设计
A.Ⅰ,Ⅱ B.Ⅰ,Ⅲ C.Ⅰ,Ⅳ D.Ⅱ,Ⅲ
A.有利地段 B.不利地段 C.危险地段 D.安全地段
A.驻波破坏 B.共震破坏 C.相位差破坏 D.弹性破坏
A.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甲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按8度考虑 B.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乙类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C.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D.一般情况下,丁类建筑抗震措施应比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1度
A.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就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B.当结构自振周期小于设计特征周期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结构的阻尼比无关 C.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等于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与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之比 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与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