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金属离子与OH的各级络合平衡; B.金属的物质平衡; C.水的离解平衡; D.电荷平衡; E.阳离子物质总量与阴离子物质总量的平衡
A.溶剂水的渗透系数公式计算 B.皮泽方程计算 C.活度系数的实验测量数据拟合 D.公式B=B++B-+d+d161
A.《淮南子》 B.《淮南万毕术》 C.《诗经》 D.《天工开物》 E.《梦溪笔谈》
A.金属标准电位 B.放电离子在溶液中的活度 C.放电离子析出于电极上的活度 D.放电时的超电位
A.静置 B.加热 C.离心 D.高压静电
A.70 B.10 C.500 D.1000
A.硫化矿的氧化 B.Fe(II)的氧化 C.游离态硫及其它硫的中间价态化合物的氧化 D.原电池反应 E.难溶产物的生成
A.腐蚀电池中阴极区和阳极区靠金属本体联结起来,组成大量微电池 B.腐蚀电池只有一个固相即金属 C.在金属表面上某些区域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D.在金属表面上某些区域为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A.适当增加NaOH浓度,NaOH浓度提高既可使其活度系数增大,又可提高溶液的沸点,因此不论在热力学或 动力学方面都是有利的。但NaOH浓度增加,在一定液固比下NaOH用量增加。 B.将矿研磨,一般要求<=0.043mm的占90%左右。 C.提高温度,在常压设备中浸出时,一般在接近溶液的沸点温度下进行;在密闭高压设备中进行时,一般温度达150~170℃。 D.采取一定的矿物原料活化措施。
A.可自热维持较高温度,因主要反应都是放热的,可使体系沸腾,也降低机械搅拌功率消耗; B.沸腾使大量水汽化,对调整溶液体积和浓度极为有利; C.由于溶解度大,可保持较小的液固比; D.氯气利用率高,尾气处理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