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m以下的多层厂房 B.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C.一般的单层空旷房屋 D.砌体房屋
A.只考虑顺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B.只考虑垂直河流方向的水平向地震作用 C.应同时考虑A+B D.除考虑A+B外,还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
A.甲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B.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C.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D.丁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A.P≤faE,Pmax≤1.2aE B.P≤faE,Pmax≤1.25aE C.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超过25% D.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零应力区不超过25%
A.液化指数计算的深度一般情况下应取20m B.0~5m范围内权函数为10 C.深度增加,权函数值相应减少 D.当实测标准贯入击数大于临界标准贯入击数时,液化指数应取负值
A.条状突出的山嘴地段 B.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地段 C.疏松的断层破碎带 D.发震断裂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地段
A.地震烈度 B.震中距远近 C.结构自震周期 D.结构阻尼比
A.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稳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 B.调整基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C.合理设置防震缝 D.增厚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
A.黏性土的液限为35,塑限为18,天然含水量为32 B.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结果为Cu=30kPa,φ=0 C.标准贯入试验中贯入30cm的锤击数为6击 D.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为:天然状态峰值抗剪强度为30kPa,重塑状态抗剪强度为10kPa
A.采用降水法使液化土层达到不饱和状态 B.采用振冲法或重夯击实等人工加密方法 C.采用桩基础 D.用非液化土层置换液化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