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对地震区的工程结构所进行的一种专项设计 B.一般是指抗震计算 C.一般是指抗震措施 D.A+B+C的综合
A.24m以下的多层厂房 B.高度在24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 C.一般的单层空旷房屋 D.砌体房屋
A.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B.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时期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C.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建筑物或住宅小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D.一个地区在今后50年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A.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B.基本烈度即第一水准烈度,一般可作为设防烈度 C.众值烈度一般比基本烈度低1.5度,罕遇烈度一般比基本烈度高1度 D.一般情况下,罕遇烈度即指第三水准烈度
A.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设防烈度为9度,判为不液化 B.8度烈度区中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2%时,应判为液化 C.7度烈度区中粉土的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 D.8度烈度时粉土场地的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为6.8m,地下水位埋深2.0m,基础埋深1.5m,该场地应考虑液化影响
A.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承载力时,荷载值应取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 B.地基承载力应采用调整后的抗震承载力 C.地基抗震承载力的提高系数与基础类型有关 D.高宽比大于4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
A.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B.7度、8度、9度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C.以预防为主,减轻公路工程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更好地发挥公路运输及其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D.6度地区的公路工程可采用简易设防,9度地区的抗震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
A.液化指数是无量纲参数 B.液化土层的埋深越大,对液化指数的影响就越大 C.液化指数的大小与判别深度有关 D.液化土层的实测标贯锤击数与标贯临界值之比越大,其液化指数越大
A.6 B.7 C.8 D.9
A.7度、8度、9度烈度区的抗震设计应按规范要求进行 B.烈度为6度时,应采用简易设防,烈度大于9度时抗震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 C.对于修建特别重要的特大桥场址,宜进行烈度复核或地震危险性分析 D.公路用房的抗震设计,应按公路抗震规范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