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场址的候选 B.场址预选 C.场址初选 D.场址确定
A.踏勘阶段岩溶勘察应以收集资料为主 B.初测阶段岩溶地区条件复杂的大中桥,每个工点的控制性钻孔不应少于3孔 C.初测阶段宜对与线路有关的暗河、大型溶洞、岩溶泉进行连通试验 D.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应阐明岩溶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提出施工阶段需进行岩溶勘察的地段和工作内容
A.黄土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陆相沉积物 B.具有多孔性,有肉眼能看到的大孔隙 C.颗粒成分以黏粒为主,一般占50%以上 D.碳酸钙含量多在10%~30%之间,部分含钙质结核,并含有少量中溶盐和易溶盐
A.勘探点中采取试样的勘探点数不应小于全部勘探点的1/2 B.勘探孔深度应满足附加应力影响深度及大气影响深度,且最小不应小于8.0m C.采取土试样的级别为Ⅱ~Ⅲ级 D.大气影响深度以内取样间距不得大于1.0m
A.倾倒式崩塌 B.膨胀式崩塌 C.拉裂式崩塌 D.错断式崩塌
A.距居民居住区不小于500m B.距人畜供水点不小于400m C.距河流和湖泊不小于5m D.距民用机场不小于3km
A.300 B.400 C.500 D.600
A.粉土 B.杂填土 C.冲填土 D.素填土
A.采空区采深采厚比大于30的地段 B.地表倾斜小于3mm/m的地段 C.采深大,采厚小顶板处理较好的地段 D.地表移动活跃的地段
A.近代岩溶基准面 B.古代岩溶基准面 C.岩溶正地形 D.岩溶负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