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B.3%~5% C.5%~10% D.10%~12% E.12%~15%
A.6.0~6.4 B.6.4~6.8 C.6.8~7.2 D.7.2~7.6 E.7.6~8.0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任何时期
A.以细菌生长时间为纵坐标 B.以培养物中细菌数为横坐标 C.以培养物中细菌数为纵坐标 D.以培养物中细菌数的对数为横坐标 E.以培养物中细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
A.主要是肽聚糖的缺陷 B.是一种细菌壁缺陷 C.是一种遗传性变异 D.脱离诱导剂可以恢复原来的细菌 E.能够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能使细菌形成L型
A.糖发酵试验 B.吲哚试验 C.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D.甲基红试验 E.V-P试验
A.细菌的外膜层 B.细菌细胞壁的外膜 C.细菌的核糖体 D.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 E.细菌细胞壁的磷壁酸
A.1%~20% B.6%~10% C.0.2%~0.7% D.0.01%~0.1% E.1%~5%
A.转导 B.转化 C.溶源性转换 D.结合 E.原生质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