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解剖时戴医用乳胶手套 B.解剖时戴口罩、帽子,穿上手术衣 C.手术衣外面戴上塑料围裙 D.所用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E.解剖人员穿戴完毕,解剖前必须经过无菌室在无菌风下吹20~30分钟
A.性别、年龄、身高 B.发育和营养状态 C.皮肤颜色,有无出血 D.鼻、口、外耳道有无分泌物 E.膈肌的高度
A.解剖台能够升降,带有抽气功能 B.应该有与病理解剖台配套的污水消毒池,避免污染环境 C.解剖台面大小能容纳成人尸体即可 D.解剖台面要光滑,两侧设有较粗的下水漏 E.解剖台面高低要合适,避免造成操作不便
A.取出腹腔脏器后测量 B.取出胸腔脏器后测量 C.腹腔和胸腔脏器均取出后测量 D.腹腔和胸腔脏器均未取出时测量 E.取出盆腔脏器后测量
A.进行器械消毒,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尸检污物 B.尸体剖检后需对尸体做适当的修复工作 C.认真清洗尸检台和尸检室,进行环境消毒 D.尸体剖检后不需对尸体做任何修复工作 E.尸检人员在专用卫生间内淋浴
A.病理解剖室只需定期用水冲洗地面和靠近地面的墙壁 B.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剂量不应低于9000(μWS)/cm2 C.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室温不低于20℃,相对湿度不超过50%,一般照射20~30分钟 D.器械用后清水冲洗干净,浸泡在1:1000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内含0.5%亚硝酸钠溶液中4~6小时 E.器械用后清水冲洗干净,也可以浸泡在10%的甲醛水溶液中消毒2~4小时
A.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替代传统的病理解剖技术 B.病理解剖技术是病理学的基础之一 C.发现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的问题 D.大量病理资料的积累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E.可以通过临床病理讨论会的形式,实现病理和临床的交流和统一
A.T形切口 B.Y形切口 C.I形切口 D.S形切口 E.特殊需要时,可沿原手术切口适当延长
A.尸检室环境的准备 B.调试光学显微镜 C.安排实施尸检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D.将拟行剖检的尸体移送至尸检室 E.尸检工作器材和工作服的准备
A.对有关尸体及其死亡征象的确认 B.体表检测所见 C.体腔检测所见 D.脏器检测所见 E.医院和死者家属对死亡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