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3D-CE-MRA
A.增强检查,注射对比剂后行T2WI成像 B.增强扫描常用对比剂为顺磁性对比剂Gd-DTPA C.常规颅脑扫描横断位成像应在正中矢状位像上定位 D.层厚4~8mm,层间距取层厚的10%~50% E.血管性病变常做平扫加血管成像
A.采用心电门控技术 B.采用呼吸门控技术 C.缩短检查时间 D.预饱和技术 E.增加对比剂剂量
A.用于脑梗死及肝脏病变的早期诊断、肾功能灌注 B.对比剂引起的T1增强效应适用于心脏的灌注分析 C.对比剂引起的T2增强效应适用于肝脏的灌注分析 D.定量研究还需获得供血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变化、Gd-DTPA的组织与血液的分配系数等 E.目前,磁共振Gd-DTPA灌注成像是半定量分析
A.询问病人体内有无金属器物 B.线圈脊柱表面线圈 C.颈椎MRI对颈前、后应加局部饱和 D.扫描序列矢状位TSE(SE)-T1WI;矢状位TSE(SE)-T2WI;横轴位TSE(SE)-T2WI;横轴位T1WI E.胸椎MRI,常规在靠近胸椎左右加局部饱和
A.胰腺扫描需要薄层、无间隔扫描 B.肠胃MRI常规做轴位T1WI和T2WI、矢状位或冠状位T1WI扫描 C.腹膜后间隙检查需要做脂肪抑制序列 D.肠胃MRI矢状位有助于判断直肠侧壁肿瘤对邻近结构的侵犯 E.可应用呼吸门控技术
A.线圈同脊柱MRI B.先行脊椎MRI常规检查,根据平扫图像,定位做MRM检查 C.扫描序列为单次屏气3D块重T2WI-TSE D.3D-多层薄层HASTE序列 E.后处理作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
A.注射对比剂后行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T1WI成像 B.增强扫描常用对比剂为顺磁性对比剂Gd-DTPA C.常规颅脑扫描横断位成像应在冠状位像上定位 D.扫描平面一般与前连合-后连合连线平行 E.增强扫描的层厚、层间距及定位均与平扫一致
A.MR水成像(MRH),又称液体成像 B.对体内所有含液体的结构成像 C.在重T2WI上泪水等流动缓慢或相对静止的液体均呈高信号 D.T2较短的实质器官及流动血液则表现为低信号 E.可代替诊断性ERCP、PTC、IVP、X线椎管造影、X线涎管造影、泪道造影等
A.感染 B.肿瘤 C.肺间质疾病 D.寄生虫病 E.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