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降低咬合高度 B.去除病变组织 C.恢复牙体外形 D.提高咀嚼功能 E.利于恒牙列的形成
A.新生婴儿到6、7个月 B.6、7个月到三周岁 C.儿童6岁到12、13岁 D.12~13岁到18~21岁 E.在第二恒磨牙萌出前都是替牙阶段
A.血液 B.生理盐水 C.组织培养液 D.牛奶 E.唾液
A.不锈钢合金冠修复牙体 B.远中导板保持器 C.功能性活动保持器 D.局部固定式间隙扩展装置 E.舌弓保持器
A.继承恒牙已萌出,按时脱落的乳牙 B.乳牙牙根大部分吸收,未能脱落的乳牙 C.乳牙牙根吸收2/3,未能脱落的乳牙 D.恒牙未萌出,保留在恒牙列的乳牙 E.继承恒牙缺失,未能脱落的乳牙
A.开 B.牙列拥挤 C.反 D.深覆 E.深覆盖
A.制作间隙保持器 B.完善根管治疗 C.拔除,制作间隙保持器 D.观察间隙 E.氢氧化钙充填根管,暂时行使功能
A.上颌乳切牙的光滑面和第一乳磨牙的面 B.下颌乳切牙的光滑面和第一乳磨牙的面 C.上颌前牙的光滑面和磨牙的面 D.下颌前牙的光滑面和磨牙的面 E.全部乳牙
A.终止龋蚀的发展 B.保护根髓的正常活力 C.恢复牙体的外形和咀嚼功能 D.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E.有利于颌骨的生长发育
A.下颌患龋率高于上颌 B.邻面比咬面易患龋 C.龋蚀进行速度快,湿性龋多见 D.萌出时可患龋 E.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