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 B.1/2 C.2/3 D.1/4
A.50 B.120 C.250
A.应该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线对高压配电装置进行直击雷保护并采取措施防止反击。 B.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发电厂和变电所近区线路的雷击闪络并在厂、所内适当配置避雷器以减少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危害。 C.应该在靠近主变压器高压侧装设避雷器。 D.按本标准要求对采用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保护方案校验时,校验条件为保护接线一般应该保证2km外线路导线上出现雷电侵入波过电压时,不引起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损坏。
A.1 B.2 C.3 D.4
A.开断性能良好 B.不重击穿 C.真空 D.SF6
A.提高遮断灭弧能力 B.提高绝缘 C.提高分合闸速度 D.使各断口均压。
A.COS(30°+Φ)、COS(150°-Φ); B.COS(150°-Φ)、COS(30°+Φ); C.COS(30°-Φ)、COS(150°+Φ); D.COS(150°+Φ)、COS(30°-Φ)。
A.应选用S11型及以上节能型配电变压器。 B.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C.4208中的IP30规定。 D.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4208中的IP33规定。 E.高压侧应采用四工位负荷开关(环网型)或二工位负荷开关(终端型),变压器带两级熔断器保护。宜配置肘形全绝缘氧化锌避雷器、可带负荷拔插的肘形绝缘头额定电流200A。进出线电缆头处均应配备带电显示器、(故障指示器)。 F.宜配置肘形全绝缘氧化锌避雷器、可带负荷拔插的肘形绝缘头额定电流400A。进出线电缆头处均应配备带电显示器。
A.密集型母线槽; B.馈电式母线槽; C.插接式母线槽; D.滑接式母线槽。
A.一次和二次电流; B.一次和二次电压; C.外部短路电流; D.最大负荷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