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某构成妨害作证罪 B.L某构成甲某的共犯 C.C某构成伪证罪 D.甲某构成伪证罪(教唆犯)
A.某公安局民警傅某,捏造犯罪事实诬告陷害其前妻 B.刘某指使其16岁的侄子扒窃他人5000元人民币 C.甘某系某县副县长,因不满其女与男青年吴某谈恋爱,利用职权打击报复吴某 D.曾某1994年5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刑满释放后,又于2000年犯走私制造毒物品罪
A.敲诈勒索罪 B.强迫交易罪 C.非法经营罪 D.不构成犯罪
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和后罪从重处罚 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
A.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的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 B.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 C.被群众扭送归案的 D.正在投案的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
A.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B.应当认定为报复证人罪 C.应当认定为妨害作证罪 D.应当认定为扰乱法庭秩序罪
A.司法部 B.公安部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最高人民法院
A.对累犯从重处罚 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对中止犯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的活动 B.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离开特定的区域 C.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进入特定区域、场所 D.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接触特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