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甲把要求乙清偿3个月前到期的债务的书面通知当面递交乙,乙拒绝接收,甲将通知留在乙处后愤然离去 B.乙对甲的债务已过清偿期1个月,乙突然不知所踪,经过2个月的多方探寻无果后,甲在《人民法院报》上刊登声明,要求乙清偿债务 C.甲对乙的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还有1个月即将届满时,甲意外死亡,需等待确定继承人 D.债权人甲路上偶遇债务人乙,未等甲开口要求乙偿还1个月前到期的债务,乙即 一边连称“抱歉”,一边匆匆离去
A、《民法通则》规定,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B、《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C、《合同法》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另一方当事人的不当减少财产行为的期间为1年 D、《合同法》规定,因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期限为4年
A.2009年3月27日 B.2009年3月22日 C.2008年3月27日 D.2008年3月22日
A.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 B.适用1年的短期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 C.适用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尚未届满 D.适用4年的长期诉讼时效期间,尚未届满
A.2012年4月1日 B.2013年3月1日 C.2012年3月1日 D.2013年4月1日 E.2014年4月1日
A、诉讼时效的中断只能进行一次 B、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C、对于连带债权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D、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A.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B.债务人向债权人请求延期履行 C.未成年债权人的监护人在一次事故中遇难,尚未确定新的监护人 D.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
A.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当事人约定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应当分期分别起算 B.未定有履行期限的债的请求权,债权人第一次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时就被债务人明确拒绝的,诉讼时效从债务人明确拒绝之日起算 C.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且侵害人明确的,从受伤之日起算 D.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应当自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A.2017年1月1日 B.2017年3月1日 C.2017年5月20日 D.2017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