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了解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性质及其发生的环境 B.评价识别出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对注册会计师风险评估的影响 C.就识别出的所有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与治理层进行沟通 D.评价被审计单位书面声明的可靠性
A.当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被审计单位在收入确认方面存在舞弊风险 B.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被审计单位在收入确认方面的存在舞弊风险,并应当考虑哪些收入类别以及与收入有关的交易或认定可能导致舞弊风险 C.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业绩衡量和评价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考虑是否存在舞弊风险 D.小型被审计单位拥有的员工通常较少,限制了其职责分离的程度,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较大,因而注册会计师无须了解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A.要求被审计单位在报告期末或临近期末的时点实施存货盘点 B.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特定存放地点的存货实施监盘 C.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存货记录,以识别需要特别关注的存货存放地点或存货项目 D.按照存货的等级或类别、存放地点或其他分类标准,将本期存货数量与前期进行比较
A.通常情况下,拟沟通的管理层应当比涉嫌舞弊人员的级别要低 B.如果发现舞弊涉及在内部控制中承担重要职责的员工以及其舞弊行为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人员,注册会计师应当尽早将此类事项与治理层沟通 C.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应当就此类内部控制缺陷与治理层沟通 D.如果注册会计师注意到可能表明管理层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的行为,应当尽早告知适当层次的治理层
A.重新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并考虑重新评估的结果对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 B.直接向监管机构报告 C.尽早向治理层报告 D.重新考虑此前获取的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A.在被审计单位中拥有重大经济利益 B.治理层为管理层设定了过高的销售业绩指标 C.从事重大、异常或高度复杂的交易 D.管理层在过于乐观的新闻报道和年报信息中作出的预期
A.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流程,以及针对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已实施的控制 B.从总体中选取待测试的会计分录及其他调整 C.测试选取的会计分录及其他调整,并记录测试结果 D.确定待测试会计分录和其他调整的总体,并测试总体的完整性
A.向证券监督部门报告,并要求通知广大股民 B.以职业谨慎态度,就这一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进行沟通 C.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该公司是否确实存在舞弊行为 D.与该公司管理层讨论,并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