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伤寒沙门菌与痢疾志贺菌 B.大肠埃希菌与痢疾志贺菌 C.大肠埃希菌与伤寒沙门菌 D.副溶血弧菌与痢疾志贺菌 E.副溶血弧菌与伤寒沙门菌
A.25℃培养时为菌丝相 B.菌体卵圆形,直径2~4μm C.37℃培养时为酵母相 D.有荚膜 E.有包囊和滋养体两种形态
A.可以引起腹泻、伤口感染及菌血症 B.革兰阴性短杆菌,0~45℃的培养环境皆可生长 C.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 D.血琼脂上形成灰色、光滑、湿润、凸起的菌落,多数菌株有β-溶血环,3~5天后菌落呈暗绿色 E.单极鞭毛,动力极其活泼
A.硫化氢阳性 B.靛基质阳性 C.枸橼酸盐阳性 D.甘露醇阴性 E.尿素阴性
A.伤寒沙门菌为胞内寄生菌 B.病愈后有较牢固免疫性 C.杀灭胞内细菌主要靠体液免疫 D.血流中的犄异性抗体对胞内菌无多大作用 E.胃肠炎的恢复与局部生成分泌性IgA有关
A.Southem印迹法 B.DNA-DNA探针杂交 C.RNA-DNA探针杂交 D.蛋白印迹分析 E.RT-PCR
A.茄病镰刀菌 B.糠秕马拉色菌 C.卡氏枝孢霉 D.烟曲霉 E.卡氏肺孢子菌
A.CD4+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CD8+T淋巴细胞 D.CD3+T淋巴细胞 E.CD2+T淋巴细胞
A.可迅速提高温度 B.湿热有一定潜热,穿透力大,促进菌体蛋白凝固 C.迅速破坏细菌酶类 D.促使糖类分解 E.使细菌迅速失活
A.柯萨奇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疱疹病毒 E.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