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 24 34 44 B.15 25 35 45 C.17 27 37 47 D.16 26 36 46 E.14 24 35 45
A.咬合力 B.内聚力 C.附着力 D.表面张力 E.大气压力
A.三叉神经痛 B.舌咽神经痛 C.贝尔麻痹 D.茎突过长综合征 E.蝶腭神经痛
A.银汞合金 B.玻璃离子 C.流动树脂 D.复合树脂 E.复合体
A.人工牙排列不当 B.病员下颌骨过于后退 C.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时,下颌前伸 D.垂直距离过高 E.垂直距离过低
A.下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二磨牙 C.近中中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D.低位或埋伏阻生、且牙根靠近下颌管的第三磨牙 E.远中中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A.瓷层越厚越好 B.镍铬合金基底冠较金合金强度好 C.避免多次烧结 D.体瓷要在真空中烧结 E.上釉在空气中完成
A.龋均 B.无龋率 C.患龋率 D.充填比率 E.龋病发病率
A.双手置于病变上下或两侧 B.双手示指置于病变上下或两侧 C.一手的示指和拇指置于病变上下或两侧 D.一手的示指和中指置于病变上下或两侧 E.一手的示指和另一手拇指置于病变上下或两侧
A.防止关节内纤维增生,避免以后发生颞下颌关节强直 B.使髁突保持在功能位,促进髁突复位 C.使髁突处于功能状态,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D.张口时髁突与下骨折段之间的距离增加,避免下颌支向上方移位引起颌骨畸形 E.张口时髁突所受应力较小,使骨折免受不良应力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