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被牵拉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另一侧上、下肢回缩 B.被牵拉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另一侧上、下肢伸展 C.被牵拉一侧回缩,另一侧上、下肢出现保护性反应 D.被牵拉一侧伸展,另一侧上、下肢回缩 E.头部和躯干上部出现向牵拉侧的调整
A.继续进行维持性康复训练,防止功能退化 B.适时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如手杖等)以补偿患肢功能 C.对患肢进行强制性训练,避免健肢代偿 D.对家庭和社会进行必要的或可能的改造 E.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改善生活条件 F.重视心理康复和社区康复
A.适应证包括颈椎病、颈椎退行性变、肌筋膜炎 B.定位方法可根据X线片颈椎椎体增生明显处、椎间孔狭窄节段,颈部压痛点 C.定位后可先注射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然后将针斜向两侧肌层,直至椎板 D.注射针可从一侧到另一侧,由浅到深,由上段到下段,最后作颈筋膜层浸润 E.单侧注射有效者应再作另一侧注射
A.小于1MED B.1~2MED C.3~5MED D.6~10MED E.大于20MED
A.0分 B.1分 C.2分 D.3分 E.4分
A.舌骨、舌根的活动 B.喉头的上举和闭锁 C.咽壁的蠕动 D.梨状隐窝、会厌谷的残留 E.环咽肌的开放情况
A.运动功能障碍 B.语言功能障碍 C.智力低下 D.饮食功能障碍 E.手功能障碍 F.空间定位障碍
A.内侧韧带损伤 B.外侧韧带损伤 C.跟腱断裂 D.腓总神经损伤 E.胫神经损伤
A.自发电位 B.往往多相 C.有规律地发放 D.物理检查时肉眼可见肌肉抽搐 E.肌肉休息时肌电图检查不能测得
A.保持正确体位 B.被动运动关节时手法要柔和 C.注意保暖,避免充分暴露关节 D.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E.应注意避免在运动后立即评定关节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