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该菌敏感 B.人群易感性与抗体水平有关,体液免疫是抵抗病原菌的主要因素 C.通过阴性感染获得的特异性抗体效价高,可以防止再感染 D.病后免疫力不持久,抗体效价逐渐降低,可第二次患病 E.感染后可产生交叉免疫
A.大剂量青霉素注射 B.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 C.吸氧 D.注射糖皮质激素 E.气管切开
A.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病人 B.流行期间儿童可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C.对接触者不必给予处置 D.密切接触者需观察3天 E.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体菌苗保护率为50%
A.中毒性痢疾 B.结核性脑膜炎 C.败血症休克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A.高热、头痛、呕吐 B.皮肤有瘀点及瘀斑 C.脑膜刺激征(+) D.脑脊液符合化脓性脑膜炎改变 E.以上都不是
A.对接触流脑病人的学生应医学观察7天 B.对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等疑似病人给予足量磺胺药预防 C.全校学生接种流脑疫苗 D.发病学生所在班级全体学生注射病种球蛋白 E.流行期间减少集会,室内保持通风
A.早期发现患者,集中隔离治疗 B.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C.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大型集会 D.对患者家庭成员应预防接种 E.密切接触者可口服药物治疗
A.1~2月 B.3~4月 C.5~6月 D.7~10月 E.11~12月
A.呼吸道传播 B.血液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消化道传播
A.抗生素 B.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升压药 E.脱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