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成桩后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查数量不应低于施工总桩数的5% B.成桩7d后,应采用浅部开挖桩头,目侧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 C.成桩28d后,应进行复合地基或单桩载荷试验 D.经触探和载荷试验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28d后进行钻探取芯,进行强度检验
A.具有可溶性岩层 B.具有溶解能力(含C.O2)和足够流量的水 C.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的途径 D.A.+B.+C.
A.防渗材料位于主体工程内部 B.防渗材料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老化能力,且有专门管理措施 C.防渗材料用作面层,更换面层在经济上比较合理 D.其他情况
A.柔性桩 B.散体材料桩 C.刚性桩 D.预制桩
A.巴伦法 B.太沙基法 C.改进太沙基法 D.改进高木俊介法
A.不小于5m B.不小于15m C.5~15m D.不小于10m
A.桩径一般取500~800mm B.桩距一般取1.5~2.5m或桩径的2~3倍 C.桩顶应铺200~300mm厚的砂石垫层 D.当采用碎砖三合土时,生石灰、碎砖、黏性土的配合比可采用的比例为1:1:1
A.3 B.5 C.6 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