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尿量 B.经皮氧分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检测 C.心排血量 D.心率、血压 E.末梢循环
A.成人5%,儿童5%以上 B.成人10%,儿童5%以上 C.成人15%,儿童10%以上 D.成人20%,儿童20%以上 E.成人25%,儿童20%以上
A.积极清除坏死组织 B.电烧伤患者应在循环稳定后及时行探查术 C.腹部、躯干电烧伤处理创面同时应注意有无骨折、内脏损伤等复合伤 D.尽可能多保留健康组织及间生态组织,及早修复创面 E.肌腱、神经和血管应保留
A.组织可进行性坏死 B.易发生继发性出血 C.早期输液严格按烧伤面积计算 D.采用包扎疗法 E.不宜反复探查、清创
A.能减少创面细菌数量 B.能促进坏死组织分离 C.有引流作用 D.可用于残余创面的处理 E.易造成交叉感染
A.薄皮片更易于成活 B.中厚皮片更易于成活 C.全厚皮片更易于成活 D.薄皮片成活后收缩率较小 E.中厚皮片成活后收缩率较小
A.红细胞丢失 B.全身感染 C.烧伤创面水分蒸发加速 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成分丢失 E.心功能降低
A.烧伤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降低 B.必需脂肪酸缺乏与创面愈合无关,而主要影响后期瘢痕形成 C.烧伤患者给予脂肪的主要作用是补充热量 D.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必然影响脂类代谢 E.游离脂肪酸增加与低白蛋白血症有关
A.创面包扎,全身应用强有力敏感抗生素 B.创面外用强有力敏感抗生素湿敷 C.去除坏死焦痂,有效创面覆盖 D.暴露疗法,尽可能保痂 E.浸浴促进自然脱痂
A.2900kcal B.3100kcal C.5500kcal D.3600kcal E.4900k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