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异物、肺炎、肺气肿、喉痉挛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D.麻醉镇痛药 E.水杨酸中毒
A.对发热的病人,体温每升高1℃,补液量宜增加10ml/kg B.中度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500~1000ml C.大量出汗的病人,宜增加补液1000~1500ml D.气管切开的病人,宜增加补液1000ml E.以往的丧失量不宜在1日内补足,而应用2~3日甚至更长时间内分次补给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 D.肾 E.肾素-醛固酮系统
A.急性肠梗阻 B.利用排钠利尿剂 C.大量出汗 D.弥漫性腹膜炎 E.尿崩症
A.135 B.140 C.145 D.150 E.155
A.急性快速失液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症状很晚出现,组织体征要24h后显现 B.中枢神经症状与巴比妥类中毒相似,轻度容量不足时容易被忽略 C.皮肤充盈度在年老及近期体重下降患者中难以判断,无其他证据时无诊断价值 D.严重容量不足可抑制全身各系统,并妨碍临床判断 E.腹膜炎引起严重败血症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均可正常,腹部可无明显体征
A.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注射钙剂以对抗钾离子的心脏毒性 B.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每次15g,每日4次 C.先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再继续静脉滴注100~200ml或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按每5g糖加入胰岛素1U,静脉滴注 D.阿托品类药物的应用 E.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A.幻觉 B.谵妄 C.恶心 D.口渴 E.心悸
A.等渗性缺水 B.低渗性缺水 C.高渗性缺水 D.急性水中毒 E.慢性水中毒
A.低渗性缺水 B.高渗性缺水 C.等渗性缺水 D.继发性缺水 E.稀释性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