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次/分钟 B.20次/分钟 C.25次/分钟 D.30次/分钟 E.40次/分钟
A.消除病因,降低颅内压 B.补液,先晶体后胶体 C.药物,物理降温相结合 D.止惊-补钙-补维生素D E.应用抗生素及止吐药物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1个小时 E.2个小时
A.面罩吸氧 B.增加输液量 C.呼吸兴奋药 D.机械通气 E.高浓度鼻导管吸氧 F.支气管扩张药
A.心肌病 B.病毒性心肌炎 C.先天性心脏病 D.风湿性心脏病 E.急性肾炎
A.1~3分钟 B.4~6分钟 C.7~9分钟 D.10~12分钟 E.13~15分钟
A.先加温使结晶溶解 B.避免药物外漏,以免组织坏死 C.缓慢静点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D.不与其他药物混合 E.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A.吸入纯氧时,PaO2>50mmHg,PaCO2<50mmHg B.吸入50%氧时,PaO2>50mmHg,PaCO2<50mmHg C.能够维持自主呼吸2~3h无异常改变 D.能够维持自主呼吸8~12h无异常改变 E.在间歇指令通气等辅助通气条件下,要以较高的通气条件维持血气正常 F.在间歇指令通气等辅助通气条件下,能以较低的通气条件维持血气正常
A.4~6小时以内 B.6~8小时以内 C.8~10小时以内 D.10~12小时以内 E.12~24小时以内
A.予高蛋白、低盐、低钾和低磷饮食 B.蛋白质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C.透析时不限制蛋白质入量 D.限制动物内脏、无鳞鱼类的摄入 E.不能进食者经静脉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