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抑制心脏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促进房室传导。 B.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出量,减低血浆肾素活性 C.阻滞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减低周围动脉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耗氧。 D.抑制迷走神经;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兴奋β受体
A.使用双极感知 B.使用双极起搏 C.使用单极感知
A.±3mmol/L B.45~55mmol/L C.25±3mmol/L D.24±2mmol/L
A.心房颤动 B.病窦综合征 C.期前收缩 D.房室传导阻滞
A.心室收缩时,左室侧壁与室间隔矛盾运动 B.心室收缩的不均一导致复极和舒张的不均一,使左室充盈减少。 C.形成心室内分流和无效射血。 D.造成二尖瓣运动曲线A峰与E峰分离
A.起搏器不起搏,但有时可以感知; B.起搏器不感知,但可以起搏; C.起搏器既不能起搏,也不能感知; D.起搏器起搏和感知均正常。
A.首选糖皮质激素 B.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 C.干扰素 D.辅酶Q10
A.非一过性或可逆性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速所致的心脏骤停 B.原因不明的晕厥,在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出有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的持续性室速或室颤 C.心室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持续性室速患者 D.长QT综合症的患者,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时仍有晕厥或室速发作
A.对房早的发生有超速抑制作用,从而降低房颤的发生。 B.缩短心房内的缓慢传导。 C.逆转异常的心房不应期。 D.减少房早的缓慢传导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