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 B.在调查期间某一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人口基数以百计算 C.通常指至少在1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D.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查人数的百分率 E.包括患根龋的数目和因根龋而充填的数目
A.离子运输机制改变 B.蛋白质消失障碍 C.釉质矿化不全 D.出现坑凹缺损 E.多孔区形成
A.降低釉质溶解性 B.降低釉质厚度 C.抑制细菌酶 D.促进再矿化 E.影响牙外形
A.空气氟浓度 B.水果氟浓度 C.饮水氟浓度 D.牙膏氟浓度 E.蔬菜氟浓度
A.举办小型讨论会 B.传递最新的科学信息 C.扩大口腔健康教育面 D.争取卫生行政领导的支持 E.口腔健康教育应因地制宜
A.7岁以下的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数 B.8岁以下的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数 C.9岁以下的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数 D.10岁以下的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数 E.11岁以下的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数
A.接触牙面 B.溢出到软组织 C.放在乳牙上 D.放在恒牙上 E.蘸在细毛刷上
A.修复后即可咀嚼 B.修复后30分钟内 C.修复后60分钟内 D.修复后12小时内 E.修复后24小时内
A.萌出2年后无龋的牙 B.窝沟不深、自洁作用好的牙 C.窝沟有患龋倾向的牙 D.窝沟深、卡探针的牙 E.对侧同名牙有龋的牙
A.很低 B.低 C.中 D.高 E.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