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成本管理制度化 B、管理措施现实化 C、责权利相结合 D、点面相结合
A、联合单位边际贡献 B、各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 C、联合单位净利润 D、各产品的单位净利润
A、单价 B、销售量 C、单位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A、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B、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C、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D、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A、敏感系数=因素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 B、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C、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D、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A、一般以部门(或生产线)作为责任中心 B、以该部门可控成本作为对象 C、以企业现实可能达到的水平作为控制标准 D、不容易造成部门利益与企业总体目标相悖
A、关注的重点不同 B、职责的划分、控制标准的选择、考核对象的确定以及奖惩兑现的方式不同 C、传统成本管理重视非增值成本 D、作业成本管理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
A、3250 B、3350 C、4000 D、5000
A、扩大现有销售水平,提高安全边际率 B、降低变动成本率,提高边际贡献率 C、减小现有销售水平,降低安全边际率 D、提高变动成本率,降低边际贡献率
A、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B、是成本汇集中心 C、不是责任考核中心 D、大型制造企业总可以划定为若干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