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通过上鼻道穿刺筛窦后群 B.通过中鼻道穿刺上颌窦 C.通过中鼻道穿刺额窦 D.通过中鼻道穿刺筛窦前、中群 E.通过上鼻道穿刺蝶窦
A.患者仰卧,也可根据观察部位的需要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 B.摄取一个正位定位像 C.肝脏和脾脏以AM顶为扫描基线 D.胆囊和胰腺以肾门为扫描基线 E.腹膜后腔以肝门为扫描基线
A.上纵隔阴影增宽 B.密度增高且均匀 C.轮廓清楚且呈波纹状 D.侧位胸片示:常位于前纵隔 E.气管旁淋巴结肿大且多为对称性
A.Na2S2O3 B.KBr C.Na2SO3 D.Na2CO3 E.K2SO4·H2O
A.电子源 B.强电场 C.真空 D.阳极靶面 E.高压发生器
A.波动性 B.微粒性 C.波粒二象性 D.物理特性 E.生物效应特性
A.相干散射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E.光核作用
A.脑血管性病变(出血或梗死) B.脑肿瘤 C.脑膜炎 D.脑脓肿 E.脑囊虫病伴感染 F.脑结核
A.1.0 B.0.3 C.1.5 D.1.2 E.-1.2
A.一般认为肺癌强化后CT值高于良性结节,低于活动性炎性病灶 B.增强幅度大,约为20~60HU C.时间密度曲线上升速度慢,峰值持续时间短 D.血流灌注低 E.85%患者最终为均匀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