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 B.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 C.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 D.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E.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
A.利用物理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 B.用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 C.利用某些物理和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 D.用修饰药物的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靶区,中集发挥药效 E.用载体将药物包裹制成混悬微粒,由生物体的生理作用定向地选择病变部位
A.氢氯噻嗪 B.硝普钠 C.胍乙啶 D.肼屈嗪 E.甲基多巴
A.奥扎格雷 B.西洛他唑 C.硫酸氯吡格雷 D.盐酸噻氯匹定 E.替罗非班
A.作用迅速持久 B.口服吸收 C.不产气 D.不引起腹泻或便秘 E.对黏膜及溃疡面有保护、收敛作用
A.手抖 B.心悸 C.饥饿感 D.便频 E.皮肤多汗
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农业部门 E.国务院农业部门
A.100~150μg/ml B.40~100μg/ml C.10~20μg/ml D.10~12μg/ml E.4~12μg/ml
A.花色苷元 B.黄烷-3-醇苷元 C.异黄酮苷元 D.查耳酮苷元 E.二氢黄酮苷元
A.亲水亲油平衡值 B.昙点 C.临界胶团浓度 D.适宜的黏稠度 E.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