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敏感系数=因素变动百分比/利润变动百分比 B、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C、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D、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B、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C、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D、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A、理想标准成本 B、历史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实际标准成本
A、成本控制和生产分析 B、产量增加 C、效率提高 D、利润提高
A、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B、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C、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D、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A、实际成本的预计 B、标准成本的确定 C、实际成本的确定 D、历史成本的确定
A、作业消除 B、作业选择 C、作业减少 D、作业共享
A、耗费差异 B、产量差异 C、效率差异 D、历史差异
A、3250 B、3350 C、4000 D、5000
A、区分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成本并使低增值作业成本达到最小 B、引入效率与效果,使低增值作业成本向高增值作业成本转换,从而使经营过程中展开的增值活动衔接流畅,以改善产出 C、发现造成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正 D、根除由不合理的假设与错误的成本分配造成的扭曲